2018-2019学年苏教版选修4 专题2 第三单元 化学平衡的移动1 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作业
2018-2019学年苏教版选修4 专题2 第三单元 化学平衡的移动1 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作业第1页



(答题时间:30分钟)

 1. 可逆反应:3A(g)3B(?)+C(?)(正反应是吸热反应),随着温度升高,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有减小趋势,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B和C可能都是固体

  B. B和C一定都是气体

  C. 若C为固体,则B一定是气体

  D. B和C不可能都是气体

 2. 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A(g)+yB(g)zC(g),达到平衡后测得A的浓度为0.20mol/L。在恒温下增大压强使容器容积缩小为原来的一半,再次达到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为0.35mol/L。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x+y﹥z B. 平衡向右移动

  C. B的转化率提高 D. C的体积分数降低

 3. 已知:C(s)+CO2(g)2CO(g);△H>0。反应达到平衡后,下列条件能使反应向正方向进行的是(  )

  A. 降低温度和减小压强 B. 升高温度和减小压强

  C. 降低温度和增大压强 D. 升高温度和增大压强

 4.某温度下,有反应H2(g)+I2(g)2HI(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在带有活塞的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体积不变,升温,正反应速率减小

  B.温度、压强均不变,充入HI气体,开始时正反应速率增大

  C.温度不变,压缩气体的体积,平衡不移动,颜色加深

  D.体积、温度不变,充入氮气后,正反应速率将增大

 5. 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

  CO2(g)+H2(g)CO(g)+H2O(g),

  其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

t℃ 700 800 830 1000 1200 K 0.6 0.9 1.0 1.7 2.6   (1)K的表达式为:         。

  (2)该反应为    反应(选填"吸热"或"放热")。

  (3)能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

  A. 容器中压强不变   B. 混合气体中CO浓度不变

  C. v(H2)正=v(H2O)逆   D. c(CO2)=c(CO)

  (4)在830℃时,若起始浓度c(CO)为1mol·L-1,c(H2O)为1mol·L-1,反应达到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

 6. 高炉炼铁中发生的基本反应之一如下:

  FeO(s)+CO(g)Fe(s)+CO2(g)△H>0

  (1)此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2)温度升高,达到新的平衡后,高炉内CO2与CO的体积比(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已知1100℃时,K=0.263。某时刻测得高炉中c(CO2)=0.025mol·L-1,c(CO)=0.1mol·L-1,在这种情况下,该反应(填"向正反应方向进行"或"向逆反应方向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