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岳麓版必修2 第12课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 作业
2017-2018学年岳麓版必修2 第12课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 作业第1页

第12课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

一、选择题

1.下列竹枝词中,不能反映晚清时期新的社会风尚的是(  )

A.门外电灯明似昼,陕西巷深醉琼林

B.眼前报馆如林立,不见"中央"有"大同"

C.衣裳朴素容幽静,程度绝高女学生

D.十三行畔搬洋货,如看波斯进宝图

2.以妇女放足为例,早在1897年,上海便设立了全国性的不缠足总会,入会者多达三十万人,天足成风;而作为首都北京直至庚子以后,放足之风"仍未大开"。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B.先进知识分子的倡导

C.百日维新法令的推动 D.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3.张国刚《中国家庭史》载,民国时期燕京大学女生有97%的人赞成"无爱情即离婚",上海"审判厅请求离婚案多",而农村家庭中离婚现象则并不多见,甚至"夫可以出妻嫁妻"。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

A.婚姻观念出现新旧的碰撞 B.农村婚姻观念深受传统的影响

C.婚姻自主已成为一种时尚 D.城乡婚姻观念变迁存在不平衡

4.据《崇德老人自订年谱》描述:"庚子(1900年)以后,风气弥开,男女皆尚高领窄袖......凡西洋服饰若花边细钮绒毛衣之属皆为常御之品,而往时之阑干挽袖均捐废矣。"对此理解最恰当的是(  )

A.国人普遍接受西方的生活方式 B.西方的服饰开始传入中国

C.西式服装完全取代了传统服饰 D.国人的服饰受到西方影响

5.上海学者许纪霖说:民国时期,北京知识分子的核心是学者专家、大学教授,而上海文化精英的主流是出版商、报业大王、记者、编辑、民间教育家以及自由撰稿人。这说明(  )

A.北京是民国时期政治中心 B.北京的教育水平要高于上海

C.上海的纸质传媒优于北京 D.上海的市场经济比北京发达

6.传统中国乡村民众一直使用阴历的历法纪时体系,到清末及民国,阳历纪时体系、钟点时间等开始初步进入民众生活之中,农事节律的时间轴心作用逐渐减弱,乡村民众时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