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五地六校”合作体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
吉林省“五地六校”合作体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第1页

高一历史试题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27题,共100分,共3页。考试时间为90分钟。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第Ⅰ卷 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共24题,每小题2分)

1.史载:周王朝最初分封的封国,面积很小,二十个或三十个封国联合在一起,也没有王畿大。周王朝这样做的目的在于

A.推动诸侯扩充疆域 B.强化王室对地方的控制

C.建立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 D.提高同姓贵族的地位

2.嬴政认为,给死去的王上谥号是子议父、臣议君,是很不合适的事情。称帝时,他尊其父庄襄王为太上皇,并下令今后不再给死去的皇帝上"文、昭、武、惠、襄"之类的封号,"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这一做法

A.正式终结了古代谥号制度 B.实现了对全国的直接管辖

C.是分封制发展的必然趋势 D.旨在确立皇帝的无上权威

3.从下面"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简表"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县是中国历史上最稳定的一级行政区 B.州的地位呈现出由低到高的演进趋势

C.这种行政区划非常不利于中央集权 D.政区层级的调整导致地方割据性增强

4.从康熙朝开始,清廷建立了"密折奏事"的制度。到了雍正朝,更规定科道等官(中级官员)每天一人以密折轮流奏事,事无大小,都可照实奏告,即使没有什么事可说,也须说明为什么没有事可说。奏折的内容主要是各地粮价、雨水、收成、民间與论、官员的清贪。据此说明密折制度

A.实现了官员之间的相互监督 B.有益于皇帝治理国家决策的制定

C.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权 D.有益于提高各级官员的办事效率

5.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是关于世界古代史的一些表述,其中推论符合史实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