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宝鸡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仿真卷(A卷)政治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陕西省宝鸡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仿真卷(A卷)政治试题 Word版含答案第1页

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仿真测试卷

政 治(A)

(考试范围:文化生活)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含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各题中有且仅有一个符合题意。)

1.2018年5月7日至10日,在联合国中文日活动期间,由上海广播电视台制作的经典纪录片、专题片每天播放,全面展示中国的新面貌、"一带一路"建设、中医和武术等传统文化,还通过短片重点推介今年11月将在上海举行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材料透露出( )

①文化能通过特定环境和各种活动影响人

②文化总会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的影响

③一定的文化是对一定政治、经济的反映

④中国文化的国际地位及其影响力不断提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018年8月31日,第六届中国一亚欧博览会在乌鲁木齐举行。新疆作为古代四大文明的交汇地,有着厚重的人文历史背景。自"一带一路"建设以来,各国多元文化在此进一步交往,更是呈现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繁荣景象,中国一亚欧博览会正在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在贸易、文化等方面的合作交流。这说明( )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③博览会有利于展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④文化交流应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2018年5月18日是第四十二个国际博物馆日,主会场活动开幕式在上海历史博物馆举行。全国各地博物馆围绕主题"超级连接的博物馆:新方法、新公众"开展多项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博物馆,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社会功能。这说明( )

A.文化借助特定的活动与载体得以传播 B.优秀的文化产品能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

C.文化消费更加丰富多彩 D.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4.2018年4月23日是第23个世界读书日。我国各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有的举办了"品味书香,文化校园"世界读书日演讲比赛,有的举办了"传承优良精神,弘扬传统美德"主题图书展等等,让人们感受书香韵味,提升文化素养。这说明( )

A.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B.读书是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根本途径

C.人的物质活动离不开精神活动

D.读书活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5.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春节团拜会上讲话指出:"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艰辛、长期、曲折的奋斗历程,需要英雄模范,因为英雄模范崇德向善的情怀和奋发进取的精神,是一种凝聚人心的力量;发掘并宣传英雄模范事迹中所体现的精神,可以教育、激励几代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艰苦奋斗。重视宣传英雄模范事迹是因为( )

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③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习近平总书记说得好,"家风好,就能家道兴旺、和顺美满;家风坏,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沐浴着谦虚谨慎、律己以严的家教熏陶,人会多一些手握戒尺、心存敬畏的自觉。这表明( )

①文化影响人的实践和认识活动 ②文化往往是无形地塑造人的品格

③文化环境决定人的行事方式 ④人只能被动接受家风的影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近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创作的《百家讲坛》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习近平总书记的用典实例,既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永恒魅力,也为我们树立了坚定文化自信的行动表率,在观众和网友中引发畅议。由此可见( )

①大众传媒是优秀传统文化代代相传的主要途径

②文化坚定人的理想信念、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培植文化自信的沃土

④优秀传统文化能为国家治理提供有益借鉴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