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必修三 2018-2019版地理学导练:第四章 区域经济发展4.2 作业+Word版含答案
2018-2019学年人教必修三 2018-2019版地理学导练:第四章 区域经济发展4.2 作业+Word版含答案第1页

第二节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课后篇巩固探究

学业水平引导

我国是世界闻名的陶瓷古国。明清时期,"瓷都"景德镇是全国的瓷业中心,产品远销海内外。20世纪80年代初,位于珠江三角洲的广东省佛山市率先引进国外现代化陶瓷生产线,逐步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2003年,在珠江三角洲工业化第二阶段,陶瓷产业向景德镇等陶瓷产地转移。据此完成第1~2题。

1.与景德镇相比,20世纪80年代佛山陶瓷产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市场广阔 B.原材料充足

C.劳动力素质高 D.国家政策倾斜

2.工业化第二阶段,促使佛山陶瓷产业向外转移的主要原因是佛山(  )

A.产业结构调整 B.原材料枯竭

C.市场需求减小 D.企业竞争加剧

解析:第1题,广东省佛山市地处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20世纪80年代为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珠江三角洲地区与我国其他地区相比,有着显著的政策优势,有利于先进技术和生产线的引进。第2题,陶瓷产业属于高污染、高耗能、附加值较低的产业。20世纪90年代之前,珠江三角洲地区(佛山市)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逐步提高,珠江三角洲地区培植和发展新的主导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因此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就成为必然。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过程中,部分劳动力投入大、高污染、高耗能、附加值较低的产业将外迁,释放的生产要素得以投入到新兴产业的发展中。

答案:1.D 2.A

读珠江三角洲产值增长图,完成第3~4题。

3.在阶段Ⅰ中,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主导产业是(  )

A.资金密集型产业 B.技术密集型产业

C.劳动密集型产业 D.资源密集型产业

4.进入阶段Ⅱ后,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迅速发展的条件是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