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版地理新课标导学人教区域地理全国通用版检测:第4单元 中国地理概况 第5课时 中国的自然资源 作业Word版含解析
2018-2019版地理新课标导学人教区域地理全国通用版检测:第4单元 中国地理概况 第5课时  中国的自然资源 作业Word版含解析第1页

第三篇 第四单元 第5课时

  一、单项选择题

  河南省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干线最长、占地最多、移民征迁任务最重、投资最大、计划用水量最大的省份。读"河南省地形图"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线路示意图",回答1~2题。

  

  1.影响南水北调中线河南段走向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 )

  A.地形         B.水源

  C.交通 D.城市

  2.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D )

  A.工程建设加重受水区的环境恶化

  B.能缓解地下水位大幅下降引起的盐碱化问题

  C.利于解除海河流域洪涝的威胁

  D.将促进北方缺水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解析:第1题,从河南省地形图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线路示意图中经过河南省的线路对比,可看出线路在河南省境内发生较大的弯曲,主要是考虑既要避开海拔太高的山地,又要保证能比下游海拔高,使水能自流而下,所以走向受地形影响较大。第2题,北方地区因缺水而影响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所以南水北调后,将有利于北方缺水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南水北调后会使线路沿线和北方地区的地下水位有所上升,可能会加重该地区的土地盐碱化。

  (2017·广州市中学模拟)2016年3月22日是第二十四届"世界水日",主题是"水与就业"。从全球看,因为降水空间分布不均,水资源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水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均导致我国一些地区和世界许多国家用水紧张。据统计,全世界60%的地区面临供水不足的问题,很多国家闹"水荒"。据此回答3~4题。

  3.近几年来世界上感到水资源不足的国家明显增多,其主要原因是( C )

A.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蒸发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