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区域地理 第二单元第5课时居民与聚落、发展与合作 课时练习(二)Word版含答案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区域地理 第二单元第5课时居民与聚落、发展与合作 课时练习(二)Word版含答案第1页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练习

  

  1.下列条件中,有利于聚落形成与发展的自然条件是 ( )

  A.地形崎岖,气候寒冷 B.水源充足,土壤肥沃

  C.资源贫乏,气候干旱 D.水源匮乏,地形崎岖

  2.下列地区聚落分布密集的是 ( )

  A.高原、山地地区 B.热带雨林地区

  C.荒漠地区 D.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

  3.聚落一般分两大类( )

  A.散村与集村 B.乡村和城市 C.集镇和乡村 D.集镇和城市

  4.下列关于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的对比,不正确的是( )

  A.乡村聚落的居民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活动形式

  B.乡村聚落有农村、牧村、渔村、林场等不同类型

  C.城市聚落居民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工作

  D.城市聚落有住宅、学校、医院、影院,而乡村聚落没有

  5.造成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景观差异的原因是( )

  A.居民人口的多少 B.占地面积的大小

  C.劳动生产方式的差异 D.地形和气候的差异

  6.关于城市和乡村聚落差异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城市自然景观改变小,建筑密而高 B.乡村道路纵横交错,网线密集

  C.城市人口密度大,商店、学校、医院多 D.乡村人们工作节奏快,文化生活丰富

  7."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挥动着鞭儿响四方,百鸟齐歌唱。"这首歌描述的乡村聚落类型是( )

  A.农村 B.牧村 C.渔村 D.林场

  8.有关我国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的傣族竹楼,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当地多竹林,所以就地取材 B.当地气候湿热,竹楼利于散热防潮

  C.当地降水频繁,较陡的楼顶便于雨水下泻 D.当地经济落后,没钱盖砖瓦房屋

  9.渔村、牧村、农村、城市等不同聚落类型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 )

  A.自然条件的影响 B.开发利用的时间长短不一

  C.各地政治制度不同 D.人类的劳动生产方式不同

  10.有关聚落与环境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 )

  A.早期的聚落大都选择在经济发达的地点

  B.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有利于聚落的形成

  C.自然环境的差异并不影响聚落民居的建筑风格

  D.热带沙漠地区的房屋一般墙薄窗户大,有利于散热

  11.关于聚落的分布,正确的是( )

  A.平原地区工农业比较发达,聚落分布比较稠密

  B.高原、山地空气好,适合人们居住,聚落分布稠密

  C.交通便利、水源充足的地方,聚落分布稀少

  D.气候终年炎热多雨的地区,聚落分布稠密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凡是有人类活动的地方,一定有聚落

  B.聚落是人类各种形式的居住场所,在地图上常被定为居民点

  C.四合院是我国南方地区民居建筑的代表

  D.自然环境对聚落的形成、发展的作用不如人文、环境的作用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