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 > 七年级下 第七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练习)
新人教版 > 七年级下 第七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练习)第3页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答案

一、选择题

  1、 A 2、B 3、A 4、C 5、A 6、C 7、D 8、A 9、C 10、A

二、简答题

  11.(1)由材料一图中的"西夏、上京、东京"等信息可知,材料一中的地图是《辽、北宋、西夏形势图》,因此材料一中A所对应的政权是辽,B所对应的政权北宋. 2·1·c·n·j·y

  (2)由材料"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诚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可知材料二反映的是澶渊之盟.

  (3)材料三出自岳飞的《满江红》,词中的"靖康耻"指的是靖康之变.

  (4)材料三出自岳飞的《满江红》,词中的"匈奴"指的是建立的金政权的女真族.

  (5)辽、宋、夏、金时期,我国出现了多个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封建经济继续发展.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故答案为:

  (1)A、辽或契丹族;B、北宋.

  (2)澶渊之盟.

  (3)靖康之变.

  (4)女真族.(5)民族政权并立.

  12.【解答】(1)由材料"大宋皇帝谨致誓书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诚信,虔守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可知材料一反映的是澶渊之盟的历史."大宋皇帝"是指宋真宗."北朝"是指由契丹族建立的辽政权.21·世纪*教育网

  (2)由材料"大宋皇帝谨致誓书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诚信,虔守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可知材料一反映的是澶渊之盟的历史.澶州之战之后,宋辽议和,辽军撤走,宋朝给辽岁币,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史称澶渊之盟.

  (3)由材料"...死时,辽朝大臣集会致哀,辽道宗说:'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可知澶渊之盟使北宋与辽之间保持了一百多年相对和平的局面,促进了双方经济文化的交流,使双方的经济文化都呈现出繁荣的景象.21·cn·jy·com

(4)由材料"这种为和平付出之代价无疑比战费来得低廉....可是这种看法必须全部放弃当事人的观感...他们无法承认这种妥协为事理之当然.中国历史之中,从无一个统一天下的大帝国卑躬屈节地向一个文化程度低的边区国家进贡."可知黄仁宇先生认为一方面澶渊之盟使北宋与辽之间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