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岳麓版必修二 第3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 作业
2019-2020学年岳麓版必修二 第3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 作业第3页

  生产力水平低下,生产工具简单,生产效率也很低,只能勉强满足基本生活需求。而《宋书》中的这则材料则反映出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经济发展已经相当繁荣,人烟稠密,生产力水平已经有长足发展,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一个郡一年的粮食产量可以满足好几个郡的需求。

  二、自我测评(教材P14)

  1.我国西汉时期的四大经济区各有什么特点?

  提示 司马迁根据汉代经济分布的特点,将全国划分为四大经济区:山东、山西、江南、龙门碣石以北。黄河流域的山东、山西经济区,是传统的农业区,那里自然条件优越,人烟稠密,因而经济实力强,长期位居全国经济重心的地位。江南经济区地势复杂,气候炎热潮湿,很多地区为原始森林覆盖,不利于开发,两汉时人口稀少,生产技术落后,与山东、山西经济区相比,经济实力差距较大。龙门碣石以北经济区,气候寒冷,土地贫瘠,是传统的畜牧区或半农半牧区。它又以长城为界,分为塞内、塞外两部分。塞内一度辟为农业区,但经济实力十分有限。从战国到东汉,全国的经济区域已呈现出多样性和经济实力发展不平衡的特点。

  2.概述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历程并简析导致重心南移的原因。

  提示 历程:见本课[深化拓展 能力提升]一。

  原因:(1)中原人口的大量南迁,为南方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较为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2)南方社会环境相对稳定。(3)南方本身蕴涵着发展农耕经济的巨大潜力。因此,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重心逐渐由北方黄河流域移至南方长江中下游地区。

   (建议用时:30分钟)

  一、选择题

  1.中国古代由个人撰写的四大农书中,其中三部出自山东,即西汉末年氾胜之(今山东曹县人)的《氾胜之书》、南北朝贾思勰(今山东寿光人)的《齐民要术》、元代王祯(今山东东平人)的《农书》,加上明代上海人徐光启撰写的《农政全书》,合称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农书",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

  A.山东在我国古代曾是农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B.山东发达的文化影响

  C.山东地方官员重视农业

D.山东在古代始终是中国的经济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