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遂宁中学外国语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学段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
四川省遂宁中学外国语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学段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第1页

衡水中学四川分校·遂中实验校高2021届第一期第二学段考试

语文科试题

命题人:甘长乐 审题人:李志 考试时间:150分钟 总分:150分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项羽本纪》中将项羽划分为两个截然相反的阶段。前一部分表现项羽神勇,千古无二;后一部分则从道义上进行批评。神勇为他谋得霸王的地位,然而恰恰也是神勇成了他的丧命之剑,"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

  恃力而不恃智,这就是项羽个人的性格悲剧。他的性格缺陷还表现在任性与不成熟的儿童气质,他是一个很情绪化的人,容易发怒。《项羽本纪》"怒"字共出现14次,而项羽就占了9次。项羽就像一个任性的孩子,动不动就发脾气。面临重大抉择时除了发怒外绝没有冷静的思考。躁动是他自小以来一直的性格,这从早年学书、学剑、兵法样样不肯竟学可以看出。与任性躁动相伴随的就是项羽刚愎自用,不能容人,韩信、陈平等曾经的部下都成了他的致命敌人。

  司马迁笔下的项羽,是一个矛盾的结合体。"言语呕呕"与"喑噁叱咤","恭敬慈爱"与"剽悍滑贼","爱人礼士"与"妒贤嫉能","妇人之仁"与"屠坑残灭","分食推饮"与"玩印不予",皆若相反相违;而既具在羽一人之身。这些表面截然相反的品格固然反映了人物性格的立体性,但同时也可从公德、私德角度进行剖析。

  项羽的感情与道德往往在私人领域得以表现。项羽似乎也很仁爱,但这只限制在私人小范围,在大是大非上则往往做不到。《淮阴侯列传》韩信曰:"项王喑噁叱咤,千人皆废;然不能任属贤将,此特匹夫之勇耳。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饮食。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别敝,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所谓"妇人之仁"其实就是对事情的关注点极为狭小,不能权衡主次利弊,全局把握事态发展。所以在四面楚歌声中他不是如何策划突围,而是慷慨悲歌,到死还要表现自己的能力。在乌江亭长提出救援方案时,他"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他将个人的荣誉比天下的获得看得更为重要。由此可见,项羽在是非判断与行事方面,多依从私德原则。

  与此相对应,项羽个人性格的缺陷主要表现在公德的缺失。反秦之初,他曾"别攻襄城,襄城坚守不下,己拔,皆坑之"。巨鹿之战后,他将已投降的章邯军二十万人坑杀在新安城南。强烈复仇精神和政治上愚昧无知的表现仇恨秦朝,"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竟至要把秦的宫室都放火烧掉。这些人格的形成与其早年经验分不开。日本学者泷川资言有过深入的分析,他认为"项羽楚人,既失其祖,又失其季父,怨秦入骨。其入咸阳,犹伍子胥入郢,杀王屠民烧宫殿,以快其心者,亦不足异,谓之无深谋远虑可也"。项羽反秦的力量源泉在于复仇,没有意识到自己有统一天下的责任。而复仇的依据在于私人伦理的价值评判。项羽灭秦以后,在政治上没有建树,杀义帝自为霸王,"为天下宰,不平",由此引发诸侯叛离,天下重归于乱。

(节选自郭院林《试论司马迁以道统抗衡政统的精英意识》,有删改)

1.下列选项中关于项羽性格悲剧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神勇恃力,自矜功伐。项羽的"神勇"是一把双刃剑,没有成就其"霸王"的名号, 却导致了他自矜功伐的个性,最终走向灭亡。

 B.任性躁动,刚愎自用。项羽性格急躁,动辄发怒,遇事缺少冷静的思考。这从他早年缺

  乏恒心,不肯竟学,常常半途而废就已表现出来。

C.耽于私仇,妇人之仁。项羽有称霸天下之能,却无统一天下之志,只关心个人的荣誉, 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