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 苏教版必修二 4.1 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 作业
2018-2019学年 苏教版必修二 4.1 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  作业第2页

A.两者都运用了①和②

B.前者运用了①,后者运用了②

C.前者只运用了②,后者运用了①和②

D.前者只运用了①,后者运用了①和②

解析: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是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作用。而赫尔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也是把DNA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作用,在此基础上,还运用了同位素示踪法。

答案:D

6.下列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分别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B.分别用35S和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进行长时间的保温培养

C.用35S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所致

D.32P、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实验分别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解析:噬菌体侵染细菌时,首先分别用含有35S和32P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然后再让噬菌体分别去侵染带35S和32P的大肠杆菌,这样就得到了蛋白质含有35S和DNA含有32P标记的噬菌体,再让带标记的噬菌体分别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进行短时间的保温培养,该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答案:C

7.下面是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实验步骤示意图,下列对该实验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实验所使用的被标记的噬菌体是接种在含有35S的培养基中获得的

B.该实验选用噬菌体作实验材料的原因之一是其结构组成只有蛋白质和DNA

C.实验中采用搅拌和离心等手段是为了把DNA和蛋白质分开再分别检测其放射性

D.在新形成的噬菌体中没有检测到35S,说明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而不是蛋白质

解析:噬菌体是病毒,是营寄生生活的生物,不能直接在培养基上培养。该实验中搅拌是为了使细菌外吸附着的噬菌体外壳与细菌分离。离心是一种分离混合物的方法,在该实验中,被感染的细菌(含有子代噬菌体的细菌)在下层的沉淀物中,噬菌体外壳的质量较小,在上层的上清液中。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到细菌细胞内,因此不能说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答案:B

8.(2017江苏高考)下列关于探索DNA 是遗传物质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

A.格里菲思实验证明DNA 可以改变生物体的遗传性状

B.艾弗里实验证明从S型肺炎双球菌中提取的DNA 可以使小鼠死亡

C.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离心后细菌主要存在于沉淀中

D.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细菌裂解后得到的噬菌体都带有32P 标记

解析:此题考查人类对遗传物质探索过程的经典实验。格里菲思实验证明加热杀死的S型菌内存在一种转化因子,能使活的R型菌转化为活的S型菌,并没有提到DNA,A项错误。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证明从S型肺炎双球菌中提取的DNA可促进R型菌转化为S型菌,未涉及小鼠,B项错误。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离心后细菌比噬菌体外壳比重大,所以细菌主要存在于沉淀中,C项正确。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32P标记的噬菌体DNA在大肠杆菌内进行半保留复制,细菌裂解后得到的噬菌体部分含32P标记,D项错误。

答案:C

9.甲、乙为两种不同的病毒,经病毒重建形成"杂种病毒"丙,用丙病毒侵染植物细胞,在植物细胞内产生的新一代病毒可表示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