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粤教版必修二 再别康桥 学案
2017-2018学年粤教版必修二 再别康桥 学案第1页

再别康桥 学案

·知识概览·

【作者简介】

  徐志摩(1897-1931),浙江海宁人。现代诗人、散文家。父亲因兴办实业,蜚声浙江。1910年,徐志摩入杭州府中学堂,开始接受"新学"。1916年入北京大学法科。1918年按照其父的愿望,赴美国学习银行学。1921年春,徐志摩入伦敦剑桥大学当特别生。剑桥大学两年的英国资产阶级教育,给予他很深的影响,并由此形成了他的世界观与政治理想。在英国19世纪浪漫主义诗歌及其他西洋文学的熏陶下,他违背其父让他当银行家的期望,从1921年开始创作新诗。在"三一八"惨案中,他写下诗《梅雪争春》,用"冷翩翩的飞雪"中瓣瓣"梅萼"的"残落",象征段祺瑞政府对爱国青年血腥屠杀的暴行。他在散文诗《婴儿》中,用"在她生产的床上受罪"的产妇来象征处于苦难中的中华民族,用"美丽的婴儿"象征他所盼望的资产阶级民主制的"新政治"。1925年3月至7月,历游苏、德、意、法诸国。他看到苏联战后的困难状况,产生了对苏联革命的恐惧。同年,第一本诗集《志摩的诗》出版。1925年10月至1926年10月,主编《晨报副刊》。这一年里,他写了诗集《翡冷翠的一夜》和散文集《巴黎的鳞爪》《自剖》《落叶》中的大部分作品,是他创作最多的一年。1927年9月,第二本诗集《翡冷翠的一夜》出版。秋后,任上海光华大学、东吴大学教授。1928年8月,诗集《志摩的诗》删订再版。1931年1月,与陈梦家、方玮德创办《诗刊》季刊。8月,第三本诗集《猛虎集》出版。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因飞机失事遇难。第四本诗集《云游》后由陈梦家编辑出版。

徐志摩的诗大都是抒情诗,他善于用细腻的笔触表现丰富复杂的情感。在《我来扬子江边买一把莲蓬》中,以食莲蓬为线索,运用中国传统的比兴手法,层层深入地刻画别离的恋人相思的情感。《我等候你》这首诗详尽地描绘一个男子自黄昏至黑夜痴情等待负心不至的爱人时极其复杂、矛盾的心理过程,令人从诗句背后感受到诗人政治理想幻灭后无可奈何的沮丧心情。徐志摩还致力于创造一种建筑在现代汉语基础上的新的诗歌语言,他的诗,如《残诗》《偶然》《再别康桥》,语言自然、纯熟,既是地道的口语,又经过艺术的提炼,独具清莹流丽的情致。他的散文成就可与诗歌媲美,由于较少形式上的束缚,更易表现他奔放不羁的情感,其中《自剖》《想飞》《我所知道的康桥》《翡冷翠山居闲话》都是久经传诵的名篇。徐志摩的著作,除前面提到的诗集外,有散文集《落叶》(1926)《自剖》(1928)《巴黎的鳞爪》(1927)《秋》(1931),小说集《轮盘》(1930),戏剧《卞昆冈》(1928,与陆小曼合作),日记《爱眉小札》(1936)《志摩日记》(1947)。译著有《涡堤孩》(1923)《死城》(1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