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2011年高考历史总复习 针对性学案: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新人教)
【高效课堂】2011年高考历史总复习 针对性学案: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新人教)第1页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条件

条件 表现 经济前提 ________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制度

的弊病暴露,社会矛盾日益激化 资本主义

基础落实

思想来源 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

学和英法的____________ 阶级基础 欧洲工人运动表明工人已经_____ 个人作用 ______、______总结工人运动的经验 理解升华

空想社会主义为什么具有空想性?

它不能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矛盾和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认识不到无产阶级是推翻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核心力量。

空想社会主义

觉醒

马克思

恩格斯

(2)标志--《共产党宣言》的问世

①时间:1848年

②内容

③意义: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 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

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 的基

本原理。

阐明了 的客观规律。

揭示了 的历史使命。

号召 ,同资产阶级进行

斗争。

马克思主义

社会历史发展

无产阶级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科学理论

概念辨析 科学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亦称科学共产主义。为了同空想社会主义相区别,马克思和恩格斯才使用科学社会主义这个名称。它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广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泛指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体系。狭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则专指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之一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我们通常所说的马克思主义是指广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在于它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