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语文版必修四 归园田居 教案2
2018-2019学年语文版必修四 归园田居 教案2第1页

《归园田居》

【教学目标】

1、学习诗中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感受宁谧优美的田园风光,体悟陶渊明闲适恬淡的生活情趣。

2、联系作者生平及其它诗文理解作者不与当时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热爱田园生活地精神。

3、感受作者的隐士情怀,领悟作者返朴归真的人生志趣与人生境界,学习其高尚的理想和坚定的人生追求。

【教学重点】

1、领悟诗人憎恶官场,热爱田园,追求自由的思想倾向。

2、背诵全诗。

【教学难点】

1、学习诗中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2、分析评价作者的隐居行为。

【教学方法】

问题式教学和学生讨论相结合

【教学设想】

本课从字面上来说比较容易理解,主旨也不难把握,但是它却蕴含着丰富的内涵,诗味也很浓,所以在上课时我试图通过对本诗内涵的多侧面、深层次挖掘,让学生能透过字面去深入理解诗歌;再进一步联系陶渊明的生平以及其它诗歌,从而理解陶渊明其人,对这样一个伟大的诗人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对本诗中的重点词句要进行解读,例如对"俗""性""误""尘网""恋""思""拙"等字词的深入体会,来挖掘诗中所蕴含的诗人的丰富情感,如对黑暗官场的鄙弃厌恶,对误入官场的痛心悔恨,对精神独立的向往追求等等。还要把握"方宅""草屋""榆柳""桃李"对意象,来体会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让学生学会欣赏诗歌的基本方法;并能把握诗人在写景过程中所传达出来的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及对田园生活中的自得其乐等思想感情。

为了更加全面的理解作者及课文内涵,在教学中我要联系作者身世、其它诗歌以及后人对他的评价,从而真正做到"知人论世"。并重点讨论"有人说陶渊明弃官归隐是一种消极避世的选择,也有人说他的选择是勇敢高洁的,那么你怎么看?你认为他的做法是否值得赞赏?"这个问题,激发学生思考、讨论,让学生认识到陶渊明不是逃避困难,而是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