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北师大版数学《第五单元:分数除法》教学设计教案
五年级下册北师大版数学《第五单元:分数除法》教学设计教案第1页

课时设计   第五单元 分数除法

单元学习目标:

  1、在具体活动中借助操作活动,探索并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

  2、探索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会利用方程解决有关分数除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4、养成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勇于质疑与合作交流的好习惯。

单元内容分析: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由"分数除法(一)(二)(分数除以整数、整数除以分数、分数除以分数)"、"分数除法(三)(分数方程)"等各部分只是组成。其主要特点表现在:

  1、结合操作活动和面积模型,探索并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及其计算方法。

  2、鼓励学生用方程解决分数除法中的实际问题。

单元课时安排:10课时

  

  第1、2课时

课 题:分数除法(一)

课 型:新授课

教学内容:教材第55-56页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以及判断、推理能力。

  能力目标:体验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总结出计算法则,并能正确的计算。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愿意交流合作,喜欢数学的情操,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体验操作的欢乐。

教学重点:

  会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真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分析和解决分数乘整数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我们前面学过了分数乘法,刚开始学得是分数乘整数的乘法,那么分数除法你们会不会?今天我们就学习分数除以整数,你们喜欢吗?

二、出示自学要求:

  (一)出示学习目标:

  1、体验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总结出计算法则,并能正确的计算。

  2、提升自己动手动脑能力,以及判断、推理能力。

  (二)出示自学指导:

  认真看书上55页的内容,认真思考并试着涂一涂,算一算。

  理解后完成下面的试一试。

  生:齐读自学指导后按指导要求认真自学。(10分钟的自学时间)

三、学生自学,新知探究:

  1、学习 ÷2 学生拿出一张长方形的纸片,把一张纸的平均分成2份,先把这4份平均分成2份,涂一涂,指7名说出结果。

  2、学习 ÷3 思考学生把一张纸的平均分成3分,怎样分呢? 7小组内说一说,其他同学评议并补充。

  分好之后,用笔涂一涂,看看每份是多少?

  3、学习分数除法的意义。

  提出问题,你对前面的两个算式,有什么看法?为什么用除法?说一说。

  小组间交流,最后全班交流。教师小结。评价。

  4、学习计算法则。

四、交流反馈,精讲点拨:

  出示下列题目

  1÷4= 10÷5= 7÷3=

  学生独立计算后,提问你发现了什么?你能说出除法计算法则吗?

  小组间交流,最后教师小结:

  除以一个整数(零除外)等于乘这个整数的倒数。

五、当堂训练、检测:

  课本的练一练的第1题,纠错更正。

六、课堂小结:

  我们这节课主要学习了什么?学生回答,教师评价。

七、作业布置:

  课本的练一练的第2、3题

板书设计:

分数除法(一)

  分数除以整数:除以一个整数(0除外)等于乘这个整数的倒数

课后反思:

  第3、4、课时

课 题:分数除法(二)

课 型:新授课

教学内容:教材第57-59页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体验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总结出计算法则,并能正确的计算。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以及判断、推理能力。通过分析的出结论。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愿意交流合作,喜欢数学的情操,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体验操作的欢乐。

教学重点:

  借助实际操作和图形语言,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意义和基本算理。

教学难点:

  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推导过程。

教学准备:小黑板或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前一课我们学习了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你们还记得吗?老师考一考你们好吗,看题目。

  (出示小黑板)指名说出计算方法和结果,并评价。那么这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板书课题:分数除法(二)

二、出示自学要求:

  (一)出示学习目标:

  1、理解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计算。

  2、提升自己动手动脑能力,以及判断、推理能力,体验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推导过程。

  过渡语:下面是老师给出的自学指导,请大家根据指导认真自学吧,6分钟后老师将要请你们来展示学习成果。

  (二)出示自学指导:

  1、认真看书上 57页的内容,认真思考,分一分、画一画。

  2、完成57页填一填,并仔细阅读理解淘气说的话。

  3、理解后完成下面的试一试。

  生:齐读自学指导后按指导要求认真自学。(10分钟的自学时间)三、学生自学,新知探究:

  1、有4张同样的大饼每两张为一份,可以分成多少份?

  2、有4张同样的大饼每一张为一份,可以分成多少份?

  3、有4张同样的大饼每两张为一份让学生画一画,涂一涂,并在小组间交流讨论,最后全班交流,指名回答。

   教师小结:从图上看出结果是8,4÷=8,也可以用4×2=8来表示。

  4、有4张同样的大饼,每张为2一份,可以分成多少份?每张为一份,可以分成多少份?在小组中解决这两个问题,然后全班交流,教师评价。

四、交流反馈,精讲点拨:

  1、出示习题教学计算法则

  4÷( )=4×2 4÷( )=4×3

  4÷( )=4×4 2÷( )=2×2

  2÷( )=2×3 2÷( )=2×( )

  先让学生计算,交流结果。然后提出问题,你通过看算式和结果,你能发现什么?

  2、全班交流,教师小结:除以一个数(零除外)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五、当堂训练、检测:

  1、课本的练一练的第1题,纠错更正。

  2、练习课本第3、4题

    (1)、先独立计算,全班订正。

    (2)、小组间交流。

    (3)、全班交流。

六、课堂小结:

  提问交流我们这节课主要学习了什么?学生回答,教师评价。

七、作业布置:配套练习相关题目

板书设计:

  整数除以分数

    除以真分数商大于整数

    除以假分数商小于或等于整数

  

课后反思:

  第5、6课时

课 题:分数除法(三)

课 型:新授课

教学内容:教材第60-62页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提高分数除法的计算速度和正确率,并能正确的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愿意交流合作,喜欢数学的情操,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体验成功的欢乐。

教学重点:

  能用方程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初步体会方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模型。

教学难点:

  找准单位"1",利用线段图,分析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小黑板或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数学是从生活中得出的经验和结晶,又服务于生活,那么我们的分数除法能解决什么问题呢,这节课我们就学习分数出发的应用。板书课题:分数除法(三)

二、出示自学要求:

  (一)出示学习目标:

  1、提高分数除法的计算速度和正确率,并能正确的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2、找准单位"1",利用线段图,分析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 。

  (二)出示自学指导:

  生:齐读目标

  过渡语:下面是老师给出的自学指导,请大家根据指导认真自学吧,10分钟后老师将要请你们来展示学习成果。

  1、认真看书上 60页的例题内容,认真思考。(10分钟的自学时间)

三、学生自学,新知探究:

  先让学生试着做一做。教师巡视,督促学生认真自学。

四、当堂训练、检测:

  指名学生板书。

  1、交流做法。

  2、教师指导学生用方程的方法解题。对用其它方法解答的同学,只要合理进行表扬。

  3、渗透用算术法解答此题。

五、交流反馈,精讲点拨:

  (根据情况适时讲解)

  教师小结:只要单位"1"的量不知道,可以用两种方法解答题目,一种是方程;一种是算术方法。

六、课堂训练

  1、课本试一试第1题。

  指名学生读题,独立解答。针对学生做题情况,进行辅导后进生。

  指导学生分清两问的不同,认清乘法和除法的区别。

七、课堂小结:教师评价和学生自评。

八、作业布置:配套练习相关题目。

课后反思:

  第7课时

课 题:练习五

课 型:新授课

教学内容:教材第63-64页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回顾本单元的主要知识,形成知识网络,对分数除法有整体的认识。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融合知识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

教学重点:

  提高分数除法的计算速度和正确率,并能正确的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整理本单元的主要知识,能前后联系把知识融合在一起。

教学准备:小黑板或课件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练习五)

二、自学感悟:

  1、本单元主要学习了哪些知识?独立整理。

  2、小组内交流自己整理的知识,相互补充。

  3、怎样呈现我们学到的知识能让别人更明白?

  4、在本单元的学习中,你还存在哪些问题,在组内提出来,相互讲一讲。

三、出示练习目标:

  1、提高分数除法的计算速度和正确率,并能正确的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交流合作,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体验成功的欢乐。

  齐读目标,引入练习。

  同学们,我们前面学习了分数除法的应用,这节课我们进行练习一下,有信心吗?

四、交流练习:

  1、学生独立完成第1、2、3、4、5、6题。教师按照自己班级情况讲解。

  六、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七、作业布置:配套练习相关题目

  

  

  

   单元检测两课时

   检测讲评1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