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衡中学案》高三历史一轮总复习学案第十一单元 41 宋明理学 Word版含解析
2020版《衡中学案》高三历史一轮总复习学案第十一单元 41  宋明理学    Word版含解析第1页

  第41讲 宋明理学

  

明确考向 把握主线 课程标准 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本讲主要讲述了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历程。魏晋隋唐时期,佛教、道教盛行,传统儒学受到挑战,宋明时期儒学复兴,发展到理学、心学的新阶段,并成为官方哲学 考纲要求 宋明理学   ,JI CHU PAI CHA基础排查 ) 理一理

  一、形成背景-三教合一

  1.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吸收佛教、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

  2.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主张,又称"三教合一"。

  3.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儒学正统地位受到挑战,儒学大师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

  4.北宋:儒家学者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

  二、形成过程

  1.程朱理学

  (1)思想主张

项目 宇宙观 伦理观 认识论 二程 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先有理后有物 把天理和封建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 提出"格物致知",只有探究万物才能掌握天下之理 朱熹 理之源在于天理,天理就是"三纲五常" 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而非求科学之真   (2)地位影响

  ①地位: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

②影响: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但扼杀了人性;传到日本、朝鲜乃至欧洲,在日本和朝鲜形成"朱子学"学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