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岳麓版必修一 第15课 辛亥革命 学案
2018-2019学年岳麓版必修一 第15课 辛亥革命 学案第1页

 第15课 辛亥革命

复习目标:简述辛亥革命的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重点:辛亥革命爆发原因、《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评价辛亥革命。

难点:三民主义、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趣味探究

有人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对美国1787年宪法的翻版,请结合教材谈谈你的看法。

有人曾说"辛亥革命"开花花不香,结果果不成"。你是如何理解的?

知识梳理

一、辛亥革命的酝酿(基础)

1、时代背景:《辛丑条约》签定后,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必须推翻

2、经济基础:甲午战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3、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队伍的壮大

5、组织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纷纷成立(兴中会) ,在此基础上中国同盟会 成立(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革命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中心)

①兴中会:Ⅰ性质: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Ⅱ意义:标志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兴起。

②同盟会:Ⅰ性质:第一个全国性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Ⅱ成员组成: 兴中会、华兴会和光复会的骨干成员

Ⅲ主要领导人: 孙中山为总理,黄兴 为执行部庶务;

Ⅳ: 政治纲领: 驱除鞑虏 、 恢复中华、创立民国 、 平均地权 ;后来阐发为 三民主义 ,即民族、民权、民生;

Ⅴ机关刊物:《民报》

Ⅵ意义: 标志近代中国民主革命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即革命斗争的领导由分散走向统一

4、思想基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

孙中山提出了三民主义(十六字纲领),成为革命的指导思想

6、军事基础:革命党人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广州黄花岗起义)

7、导火线:人民群众掀起收回利权和保路运动

补充:三民主义的含义:

 政治纲领:"十六字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族革命)。有两层意思:推翻满清统治,废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