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粤教版必修一 我很重要 教案(2)
2017-2018学年粤教版必修一 我很重要 教案(2)第1页

我很重要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在整体阅读的基础上,充分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和句子的含意。

2.过程与方法:课内探讨阅读与课外拓展阅读相结合。

3.情感态度与世界观:通过即兴演讲和书面表达等方式宣示自己的优点,表现认识自己的长处,从而肯定自我,树立学习和生活的自信心。

教学过程

⑴作者简介

毕淑敏,女,祖籍山东, 1952 年生于新疆,长于北京。国家一级作家,内科主治医师,心理医生。十七岁赴西藏当兵,在高原边防部队服役十一年,任卫生员、军医。后专业回北京,在北师大获得文学硕士学位,读完心理学博士课程。从事医学工作二十年后,开始专业写作。

医学、文学、心理学,毕淑敏从三个不同的层面上认识人,关心人。做医生是从生理上认识人,写作中对人的认识主要是针对人的社会性去探索,而读心理学,可以使她超越以往的作为一个个体的人的经验深入人类的心理层面,更清醒、客观、系统地认识并把握人的复杂性,这其中也包括认识和把握自己。

毕淑敏曾说过,散文是血写的,小说是水写的,诗歌是骨髓写的。从 1987 年发表处女作《昆仑殇》起,到《预言死亡》、《婚姻鞋》和第一部长篇小说《红处方》,毕淑敏就以其作品沉重的主题、磅礴的气势和对人生、社会的冷静理智关怀赢得广大读者。其《不会变形的金刚》获第四届百花文学奖,《女人之约》获第四届青年文学奖、第五届《小说月报》百花奖,《紫色人形》获台湾第十六届《联合报》文学首奖,《昆仑殇》获第四届昆仑文学奖,《生生不己》获当代文学奖、人民文学出版社炎黄奖,《补天石》获北京庆祝建国 40 周年文学作品奖,《预约死亡》获北京庆祝建国 45 周年文学作品奖,《素面朝天》获全国第五届报纸副刊奖。

⑵基本解读

毕淑敏的《我很重要》是一篇对个体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进行思考的,带有浓郁哲理思辨色彩的散文。"我很重要"是一个哲学的命题,作者在对这一命题进行思考和探索的过程中,以理性的分析和动人的情感,把思考和感悟演绎得淋漓尽致,充满了情感美和理趣美。文章一开始用排比的方式,一口气说了五个"我不重要",这五个"我不重要"已经深入到社会文化的各个层面,这五个"我不重要"深深影响着社会的许多成员。从中国文化的整体和传统来看,这五个"我不重要"可谓是中国群体的、历史的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作者对这些思想是不认可的,可是她不认可这些思想的时候,她所面临的挑战是很大的,所以她说"当我说出'我很重要'这句话的时候,颈项后面掠过一阵战栗。""我很重要"一声呐喊,喊出了对社会僵化思想的不满,喊出了对个体生命价值的尊重。

作者为什么说"我很重要"呢?在她看来,这是因为"我"是由"无数星辰日月草木山川的精华汇聚而成的"的唯一的个体, "我"是人类历史当中不可取代的"精致一环", "我"是两组生命基因的偶然嵌合, "我"对于我的亲人"永远是不可重复的孤本", "我"是孩子至高至尊的唯一, "我"是朋友再也找不到的"一模一样的成品", "我"是"我的工作我的事业""不可或缺的主宰"。这一切的一切汇聚成"我很重要"的因由。作者用生动和形象的语言,一一诠释了"我"的生命价值的重要性。在诠释的过程中,没有空洞抽象的道理,没有枯燥深奥的语言,而是把说理与抒情融为一体。

文章的语言圆转流利,清晰明快。在论述"我很重要"的过程中,作者截取社会生活中关于生命个体在各个层面上的"不可缺或"的表现,通过连缀铺叙,表达了她对生命的独特理解,给人一种哲理性的启迪:每一个生命个体,都可以理直气壮地喊出:"我很重要!"

2 .习题解说

⑴第一题命题意图和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