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人教版必修二 离骚 学案(1)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必修二 离骚 学案(1)第1页

第5课 离骚

  

  日月同辉

  静静汨罗,守护着他的灵魂;皇皇离骚,诉说着他的忠贞。在那个视人民如草芥的动荡的年代,他用自己的血泪诠释了什么是心存百姓;在那个朝秦暮楚的战乱时期,他用自己的生命回答了什么是爱国精神。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他的心,与日月争辉。

  

  基 础 导 学

  1.文学常识

  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屈原

  

    (前340~前278),名平,字原,又字灵均。战国楚国人,丹阳(今湖北秭归)人。屈原出身于楚国贵族,与怀王同祖。学识渊博,通晓天文、地理、礼乐制度。他"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起初颇得楚怀王信任,"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在内政方面,他主张"修明法度""举贤任能",实行使国家富强的"美政";在外交方面,具有远大目光,主张与强秦对抗。后因受小人陷害,两次被流放,最后投汨罗江而死。屈原是"楚辞"体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代表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招魂》等。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最伟大的爱国诗人,世界文化名人。1953年,世界和平理事会将屈原列为"世界文化名人",号召全世界人民纪念他。

  当黎明还黝黑时,他就触着光亮而长吟,上下求索,踽踽独行。他使一条不屈的生命得到了高度的提升,他使一个站立的灵魂,得到了不朽的诠释。他天才似的诗歌陶醉着一代代的炎黄子孙,他的爱国主义已在他曾经生活的土地上发扬,并成为这个民族最高尚的道德之一。

  

  

  2.写作背景

  "忧愁幽思"而作

屈原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楚怀王三十九年(前300)春,屈原被排斥流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