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八年级下册语文精品《诗经二首:关睢》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本八年级下册语文精品《诗经二首:关睢》教案教学设计第1页

《关雎》教学设计

大治中心学校 王莉

教学目标:

1. 初步了解赋、比、兴的手法,感受重章叠句的表达效果。

2. 反复诵读诗歌,感知诗歌大意,把握全诗主旨。

3. 朗读背诵,积累名句。培养学生正确理解纯洁爱情,提高审美情趣,理解温柔敦厚的民族性情,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重点:

1. 朗读并背诵诗歌,积累名言。

2. 了解比、兴的手法,感受重章叠句的表达效果。

难点:

培养学生正确理解纯洁爱情,提高审美情趣,理解温柔敦厚的民族性情,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播放《中国诗词大会》"飞花令"片段,请同学们找到和《关雎》出自同一本典籍的诗句。再请同学们介绍一下这本典籍。教师课件汇总。

二、整体感知,初读诗歌

1.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1)注意:好逑、荇菜、寤寐等词的读音。

(2)一学生读,大家点评,教师归纳补充。

(3)学生齐读全诗。

2.反复吟读,读懂句意。

(1)学生自由吟读,对照注释,理解诗意。

(2)老师检查学生课前内容理解情况,并请同学接力翻译诗句,教师适当指导。

(要求:①抓关键词②解释扩展③以诗译诗)

注意:好逑 流 采 芼 友 乐等词。

(3)教师结合翻译梳理诗歌大意。(板书)

三、研讨探究,精读诗歌

1. 理解"比"" 兴"手法。

2.感受"重章叠句"的表达效果。

四、情感探讨,美读诗歌。

孔子为什么把写爱情的《关雎》放在了首位?他有什么用意吗?

明确: 1.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2.婚姻关系。

3. 男子都要做君子,女子都要做淑女。

五、板书: 《关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