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粤教版必修五长亭送别 3课时 教案
2017-2018学年粤教版必修五长亭送别 3课时 教案第1页



     2017-2018学年粤教版必修五长亭送别 3课时 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西厢记》歌颂婚姻自由,反对封建礼教的主题;

2.体味离别时的感情,分析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3.赏析本文富于文采的戏曲语言。

教学重点:

1.把握主题、人物感情;

2.体味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和富于文采的戏曲语言。

教学难点:

1、重点曲词的理解;

2、反对封建礼教的主题把握。

教学方法:

诵读法、曲词赏析法

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由《红楼梦》中"双玉读曲"导入(课件展示《红楼梦》中双玉读《西厢记》的片段)

宝玉和黛玉看得是本什么书呢?就是元杂剧大家王实甫的《西厢记》,今天我们就来欣赏《西厢记》的精彩片断《长亭送别》。

二、 关于《西厢记》的地位及评价

  王实甫的《西厢记》和曹雪芹的《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双璧

  元杂剧的"压卷"之作,也是元杂剧中最优美宏伟的大型喜剧,代表元杂剧的最高成就,中国古典戏曲的典范作品。

  金圣叹所列天下才子必读书之一,中国十大古典喜剧之一。

  文学家、诗人郭沫若曾经说过:文艺母亲的女孩儿里,"要以《西厢》最完美,最绝世了。《西厢》是超过时空的艺术品,有永恒而且普遍的生命。"王实甫就活在他的《西厢》里。

  《红楼梦》中借林。黛玉之口称赞它"词句警人,余香满口"《西厢记》在他俩心中引起的强烈共鸣,也正是封建时代青年男女的共鸣。难怪封建卫道士要视之为"移人性情"的洪水猛兽,明、清两代统治者都曾明令禁毁。他们说《西厢记》是"淫书之尤者","看了《西厢记》,到老不成器",千方百计诋毁之。更有甚者,他们还瞎编什么《西厢记》作者"嚼舌而死",死后被打入地狱不得超生,连那些推崇者如李卓吾、金圣叹,也因评点《西厢》而不得善终云云。

  

三、 《西厢记》剧情梗概和艺术成就

《西厢记》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共五本二十一折。剧本描写书生张生在寺庙中遇见崔相国之女崔莺莺,两人产生爱情,通过婢女红娘的帮助,历经坎坷,终于冲破封建礼教束缚而结合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