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A版必修三 4.1传统文化的继承 学案
2018-2019学年人教A版必修三 4.1传统文化的继承 学案第1页

 文化生活第四课第一框学案

【考核内容要求】

一、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影响

二、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一、课前小测】:

一、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影响

(一)、传统文化的含义

1.传统文化是指:

 ①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

 ②产生于过去,打上历史烙印的文化 ③人类世世代代长期积累下来的文化

 ④由世界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文化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 D.②③④

(二)、传统文化的特点:

2."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这说明文化具有:

  A.积累性 B.稳定性 C.民族性 D.继承性

3.我国传统文化的"贵和"思想,今天仍显现于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努力中,同时获得了社会主义的新内涵。这说明:

①文化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②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③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④传统文化要因时而变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4.之所以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是因为:

 ①民族文化精粹是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和人民智慧的结晶 ②民族文化维系着社会生活

 ③民族文化维持社会稳定 ④民族文化是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5.张岱年说:"一个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具有民族的自信心与自尊心。而民族的自信心与自尊心有其思想基础,即对于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有比较全面的了解。"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A.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B.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C.只要有优秀的民族文化,就会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D.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可以战胜一切困难

(三)、传统文化的影响:

6.我国著名书法家柳公权博采众长,创造了著名的"柳体",至今影响着我们。这说明:

A.传统文化渗透在现实生活中的各个领域 B.书法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