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衡中学案》高三历史一轮总复习学案第三单元 12 辛亥革命 Word版含解析
2020版《衡中学案》高三历史一轮总复习学案第三单元 12  辛亥革命    Word版含解析第1页

  第12讲 辛亥革命

  

明确考向 把握主线 课程标准 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本讲主要讲述了辛亥革命。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民族资产阶级担负起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发动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极大地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考纲要求 辛亥革命   

  

   理一理

  一、背景

  1.经济: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阶级: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革命派力量迅速壮大。

  3.思想:章炳麟、邹容、陈天华等革命知识分子宣传西方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

  4.组织:

  (1)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兴中会,民主革命团体纷纷出现。

  (2)1905年,近代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成立。

  5.军事:同盟会发动的黄花岗起义等一系列武装起义,推动全国革命进入高潮。

  二、爆发--武昌起义

  1.有利时机:四川保路运动。

  2.革命主力:湖北新军。

  3.时间:1911年10月10日。

  4.结果:占领武汉三镇,建立湖北军政府。

  5.影响:各省纷纷响应,清政府统治土崩瓦解。立宪派、旧官僚投机革命,革命潜伏着危机。

  三、高潮

  1.成立中华民国:1912年元旦,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成立。

  2.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目的:维护共和政体,限制袁世凯独裁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