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蝙蝠和雷达》导学案(共两课时)
人教版(新)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蝙蝠和雷达》导学案(共两课时)第1页

课 题 111蝙蝠和雷达 课 时 两课时 主 备  杨兴华 学 习

目 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与要点,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激发热爱科学、乐于观察与探究的兴趣。 学 习

重 点 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与要点,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 学 习

难 点 弄清楚飞机夜晚安全飞行和蝙蝠飞行之间有什么联系。

学 情

分 析

课前预习

1、自查资料,了解有关蝙蝠和雷达的有关知识。

2、 会认课文中的生字,我能读准下列词语:

蝙蝠 清朗 捕捉 飞蛾 蚊子 避开 敏锐 铃铛 苍蝇 揭开 推进 障碍物 荧光屏 横七竖八

3、 把课文读通,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4、 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的词语 第一课时

一、以图为媒,引入新课

  (依次出示蝙蝠和雷达的图片)同学们,你们认识它们吗?请说一说你对它们的了解。

  蝙蝠是一种动物,雷达是一种探测装置,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新课文《蝙蝠和雷达》。(板书课题)

二、预习展示与交流

1、我会读:开火车认读生词

(1)师强调"蝙蝠,荧,蝇,蚊"的读音。

(2) 本课多音字:系、塞、横

2、我会写:每组同学选择一个书写易错字进行强调

  3、师指导书写,重点指导:蝙、避的写法和笔顺。

  4、完成两导两练396初读点拨第一题。同桌互判,集体订正。

  5、 小组内解决不懂的词语,组内解决不了的集体交流。

三、再读课文

1.同桌互读课文,正音正字。

 2、抽查朗读

四、设问导读,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科学家做了几次试验?试验的结果是什么?

3.汇报反馈。

第二课时

导学流程:

一、 直接导入

二、 设问导读:科学家是怎样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发明雷达的?

三、 围绕设问导读,精读感悟

1. 指名朗读第三自然段,找一找:含有关联词的句子,如"即使......也......",想想说明了什么;文中提出什么疑问?请读出疑问的语气。

2、科学家们为了揭开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做了三次实验,每次实验用什么方法?结果怎样?小组讨论完成下表。(两导两练P40初读点拨第2题)

实验顺序 实验方式 实验结果 实验结论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3、讨论:三次不同的实验中证明了什么?

课件出示:"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

( 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从哪些词体会到的?)

4、合作学习,突破重点

蝙蝠的嘴和耳朵是怎样配合的?蝙蝠和雷达到底有什么联系呢?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学习,仔细品读七、八自然段

(1)小组代表反馈交流

 (2)师用课件演示蝙蝠探路的方法和雷达探测障碍物的方法,请生填空。

  飞机上的雷达就像是蝙蝠的( )

  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是蝙蝠的( )

  雷达的荧光屏就像是蝙蝠的( )

二、拓展延伸

1. 自读全文,说说你从文中受到了什么启示?人们的哪些发明都来自动物的启发?

2.阅读资料袋,补充交流仿生学的资料。

3.根据仿生学自己动手设计一种小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