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四 雷雨 教案2
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四 雷雨 教案2第1页

《雷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分析周朴园的人物形象特点,从教师创设的情境中,揣摩人物语言,归纳人物性格,理解其性格的复杂性,培养文学评论的思辨能力和写作能力。

过程与方法:创设情境朗读 分组讨论设问 点拨评价效果

态度、情感与价值观:通过分析戏剧人物形象培养学生对人的生存境遇的

关注,对人的理解,能够以平等的姿态进入戏剧人物或他人的内心世界。

【教学重点】

从创设情境中分析讨论归纳出周朴园这一形象的特点。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构建对戏剧语言的个性化解读,讨论理解周朴园性格的复杂性。

【教学方法】朗读、设问、点拨、讨论、评价。

【教具安排】powerpoint课件 课前发下阅读补充资料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测预习

1、教师活动:投影展示问题,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

(1)、什么是戏剧和戏剧文学?

(2)、什么是戏剧三要素?

(3)、戏剧情节分为几部分?

2、预设学生行为:学生积极踊跃作答。

3、设计目的:唤醒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挖掘潜能,检测学生的预习情况和对戏剧知识的了解程度。

二、导入新课

1、教师活动:播放视频资料《雷雨》结局片断,引出导语,上世纪三十年代,年仅23岁的曹禺先生在清华读书时创作的四幕剧《雷雨》,为我们留下了这么一个悲剧结局:一个雷雨之夜,三个爱恨交织,有着美好未来的年轻人同时踏上了生命的不归路。这出悲剧是和一个人分不开的,它就是剧中的主角--周朴园。

2、预设学生行为:学生思维情感转化到悲剧的制造者--《雷雨》的主角周朴园身上。

3、设计目的: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创设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