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版选修3-4 第十三章 第3节 光的干涉 学案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选修3-4     第十三章 第3节 光的干涉  学案第1页

  第3节光_的_干_涉

  

杨氏双缝干涉实验   [探新知·基础练]

  1.物理史实

  1801年,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成功地观察到了光的干涉现象,开始让人们认识到光的波动性。

  2.双缝干涉实验

  (1)实验过程:让一束平行的完全相同的单色光投射到一个有两条狭缝的挡板上,两狭缝相距很近,两狭缝就成了两个波源,它们的频率、相位和振动方向总是相同的,两个光源发出的光在挡板后面的空间互相叠加发生干涉。

  (2)实验现象:在屏上得到明暗相间的条纹。

  (3)实验结论:光是一种波。

  [辨是非](对的划"√",错的划"×")

  1.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单缝的作用是为了得到线光源。(√)

  2.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双缝的作用是使白光变成单色光。(×)

  [释疑难·对点练]

  杨氏双缝干涉实验的原理

  (1)双缝干涉的装置示意图: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有光源、单缝、双缝和光屏。

  

  (2)单缝屏的作用:

  获得一个线光源,使光源有唯一的频率和振动情况。

  (3)双缝屏的作用:

  平行光照射到单缝S上,又照到双缝S1、S2上,这样一束光被分成两束频率相同和振动情况完全一致的相干光。

  (4)屏上某处出现亮、暗条纹的条件:

频率相同的两列波在同一点引起的振动的叠加,如亮条纹处某点同时参与的两个振动步调总是一致,即振动方向总是相同;暗条纹处振动步调总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