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高考语文复习:鲁人版教材(旧版)知识梳理(必修一)
2009年高考语文复习:鲁人版教材(旧版)知识梳理(必修一)第1页

2009年高考语文复习:鲁人版教材(旧版)知识梳理(必修一)

文言文部分

1、劝 学

文学文化常识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荀子是孔孟之后最著名的儒家学者,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学识渊博,重实践,具有一定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共32篇。大多数是他自己的著作,一部分是他的门人写的。这部书集中反映了荀子的思想和他的文章风格。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本文是原文前几段的节录

识记字音

  中(zhòng) 参(cān)省(xǐng) 须臾(yú) 跂(qì)望 磨砺(lì)

  镂(lòu)刻 跬(kuǐ)步

理解词义

1. 重点词

  学不可以已(停止) 木直中绳(合乎)

  虽有槁暴(通"又") 金就砺则利(变得锋利)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明达) 吾尝跂而望矣(抬起脚后跟)

  声非加疾也(强) 假舟楫者(借助)

  非能水也(游泳) 而绝江河(横渡)

  锲而舍之(雕刻) 蚓无爪牙之利(爪子和牙齿)

2. 通假字

  輮使之然也("輮"通"煣") 虽有槁暴("有"通"又","暴"通"曝")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 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

3. 多义词

君子生非异也(通"性",资质,禀赋,名词) 骐骥一跃(一,数词)

蛟龙生焉(生长,动词) 用心一也(专一,形容词)

非利足也(敏捷,快,形容词)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明达,形容词)

金就砺则利(锐利,锋利,形容词) 而神明自得(智慧,名词)

4. 异义词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古义"检查",今义"参考")

声非加疾也(古义"强",今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