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苏教版必修3品质 学案(3)
2017-2018学年苏教版必修3品质 学案(3)第1页

  2017-2018学年苏教版必修3品质 学案

  一、语言表达专练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他吃早餐的时候,脑子里想着昨晚遇到的那个莫名其妙的女人。

  B.人们走进他的店堂,不会像走进一般店铺那样怀着"请把我要买的东西拿来,让我走吧"的心情,而是心平气和地像走进教堂那样。

  C."新月派"诗人卞之琳的《断章》这首诗篇幅短小,语言简朴,意思看似十分浅近,但又给人无穷的遐想,读来令人感同身受。

  D.近年来,为了不让下一代输在起跑线上,年轻的父母纷纷送孩子去练钢琴,学围棋,上英语兴趣班,真是费尽心思,无所不为。

  解析:选B A项,莫名其妙: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用在这里不合适。B项,心平气和:心里平和,不急躁,不生气。用在此处合适。C项,感同身受:原指感激的心情如同亲身受到对方的恩惠一样(多用来代替别人表示谢意),现多指虽未亲身经历,但感受就同亲身经历过一样。用在此处不合适。D项,无所不为:没有什么不干的,指什么坏事都干,含贬义。不合语境。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有一种难以描述的感觉,以为他的心里把我看成对他存坏意的一分子;也许不一定跟他本人作对,而且是跟他的靴子理想作对。

  B.但是当我走近他的店铺所在地时,我发现橱窗里陈列着照样细长的轻跳舞靴、带布口的漆皮靴,以及漆亮的长筒马靴。

  C.穷苦的鞋匠格斯拉热爱自己的制靴工艺,恪守职业道德,一生中只做一件事--制作靴子,他把这件事做到尽善尽美,死而无憾。

  D.格斯拉最后竟然被饿死,他的悲剧根源是在大公司的挤压下,仍然重视靴子的品质,宁肯饿死也不放弃一个鞋匠的追求所导致的。

  解析:选C A项,关联词语搭配不当,应将"而且是"改为"而是"。B项,语序不当,应把"照样"放在"陈列"的前面。D项,句式杂糅,可改为"他的悲剧根源是在大公司的挤压下,仍然重视靴子的品质,宁肯饿死也不放弃一个鞋匠的追求"或"他的悲剧是在大公司的挤压下,仍然重视靴子的品质,宁肯饿死也不放弃一个鞋匠的追求所导致的"。

  3.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高尔斯华绥的短篇小说《品质》,着意描述了格斯拉兄弟的手艺,他们把做靴子当作艺术。作者在这篇小说中,表达了对底层劳动者的尊重和同情,也揭露了工业革命和市场竞争下的生存危机。

  ________,但他的品质却犹如一面旗帜,昭示着一种高贵的精神,昭示着一种坚持的理想。

A.格斯拉被社会大生产潮流冲击而悲惨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