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1.2《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学案(鲁科版必修1)
化学:1.2《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学案(鲁科版必修1)第1页

第二节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使学生了解金属钠的物理性质及主要的化学性质,认识钠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

  2.进一步熟练药品的取用,加热等基础实验操作。

【教学重点、难点】

  1.知识上重点、难点:金属钠的化学性质

  2.方法上重点、难点:使学生初步学会以观察、实验、比较、分类等方法在研究物质性质中的运用,初步掌握研究物质的一般程序。

【预习导学】

  一、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

  研究物质的性质常常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法。

  1.观察法

  (1)含义:是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用感官考察研究对象的方法

  (2)内容:可以直接用肉眼观察__________、______,用_______物质的气味,也可以借助一些______来进行观察,提高观察的灵敏度。

  人们既在观察过程中,不仅要用感官去搜集信息,还要积极地进行思考,及时储存和处理所搜集的信息。观察要有__________的目的,要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_________。

  (3)实例:

  阅读课本【观察·思考】实验内容,完成实验。

  【实验内容】

  1.观察盛放在试剂瓶中的金属钠。镊子将金属钠从试剂瓶中取出,用滤纸将其表面的煤油吸干,在玻璃片上用小刀切下一小块钠(_____大小),观察钠块的切面。用小刀或玻璃片挤压豆粒状的钠(注意:金属钠有强烈的腐蚀性,千万不要用手直接接触它。)

  2.向培养皿中加适量水,滴入1~2滴酚酞溶液,将切好的钠投入到水中,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及结论】:

  一:用普通小刀易切割,说明硬度_____,切面_______色,然后____________,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钠与水反应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钠投入到水中时为什么选用黄豆粒大小并且在小烧杯的上方还放一表面皿,不应该越大越好吗?

  

  

  【拓展延伸】

  1.预测金属钠与盐酸的反应的现象。

  2.做一做:金属钠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观察的现象并分析实验的结果。

  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及结论:钠投入任何盐溶液中钠首先与_________反应,然后才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上从"观察法"的角度来认识物质的性质。在研究物质性质的过程中,往往还通过实验来验证对物质性质的预测或探究物质未知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