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北师大版选修2-1 第1章 第1节 命题(1) 教案
2018-2019学年北师大版选修2-1  第1章 第1节  命题(1)  教案第1页



目:数 教师: 授课时间: 第 周 星期 年 月 日

单元(章节)课题 北师大版选修2-1 第一章 本节课题 1命题(第一课时)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命题的概念和命题的构成,能判断给定陈述句是否为命题,能判断命题的真假;能把命题改写成"若p,则q"的形式;

2、过程与方法:多让学生举命题的例子,培养他们的辨析能力;以及培养他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3 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的参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提炼的课题 分清命题的条件、结论 教学重难点 重点:命题的概念、命题的构成

难点:分清命题的条件、结论和判断命题的真假 教学手段运用

教学资源选择 让学生思考、辨析、讨论解决,且通过练习,引导学生总结 教 过 程 环节 学生要解决的问题或任务 教师如何教   学生如何学  回顾

 复习

合作 学 K]

动手

自主

学习

完成

学案 学 ]

复习回顾

初中已学过命题的知识,请同学们回顾:什么叫做命题?

抽象、归纳

定义:一般地,我们把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叫做命题.

  命题的定义的要点:能判断真假的陈述句.

  在数学课中,只研究数学命题,请学生举几个数学命题的例子. 教师再与学生共同从命题的定义,判断学生所举例子是否是命题,从"判断"的角度来加深对命题这一概念的理解.

思考、分析

下列语句的表述形式有什么特点?你能判断他们的真假吗?

(1)若直线a∥b,则直线a与直线b没有公共点 .

(2)2+4=7.

(3)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

(4)若x2=1,则x=1.

(5)两个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6)3能被2整除.

命题的构成――条件和结论

定义:从构成来看,所有的命题都具由条件和结论两部分构成.在数学中,命题常写成"若p,则q"或者 "如果p,那么q"这种形式,通常,我们把这种形式的命题中的p叫做命题的条件,q叫做命题结论.

讨论、判断

  学生通过讨论,总结:所有句子的表述都是陈述句的形式,每句话都判断什么事情。其中(1)(3)(5)的判断为真,(2)(4)(6)的判断为假。

  教师的引导分析:所谓判断,就是肯定一个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不能含混不清。

怎样判断一个数学命题的真假?

  (1)数学中判定一个命题是真命题,要经过证明.

  (2)要判断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只需举一个反例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