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人教版选修3 第一单元 第2课 旷日持久的战争 学案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选修3 第一单元 第2课 旷日持久的战争 学案第1页

  第2课 旷日持久的战争

  

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 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欧洲三条战线的主要交战国及其重要战役。

认识新式武器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

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演变为旷日持久战争的原因。   

  一、"施里芬计划"的破产

  欧洲三条战线

  (1)西线:位于比利时、法国北部和德法边境,英法军队同德军作战。

  (2)东线:位于波罗的海南岸至罗马尼亚,俄军同德、奥匈军队作战。

  (3)南线:位于巴尔干地区,塞尔维亚军队同奥匈军队作战。

  1914年的战况

  (1)西线

  ①战争一开始,德军根据"施里芬计划",首先在西线集中兵力,先占领比利时,接着向法国发起进攻。

  ②法军总司令霞飞抓住德军立足未稳之机,调动英法联军展开反击。双方在马恩河地区展开大战,最后德军被迫撤退,该战役宣告了德军"速战速决"战略的破产。

  ③1914年年底,西线进入相持阶段。

  (2)东线

  ①1914年8月,俄军攻入东普鲁士等地,迫使德国在东西两线同时作战。

  ②德军很快在随后的反击中攻入俄境。但与此同时,俄军打败了奥军,深入奥地利境内。双方开始形成了对峙局面,东西两线的战事转入了持久的阵地战。

  [特别提醒]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三条战线的地位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帝国主义国家相互厮杀,形成了东线、西线、南线三条战线。其中,东线、西线是主战线。在东西线中,英、法、比军队与德军作战的西线更为关键。

  二、"凡尔登绞肉机"

  背景

(1)德、奥匈结束东线战事的计划落空,战争重心重新回到西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