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小数加减法》教案
人教版(新)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小数加减法》教案第1页

《一般的小数加减计算》教学设计

湖北省利川市毛坝镇毛坝小学 王大红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探索生活中的情境使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的计算算理,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2.通过计算、比较等活动使学生经历把整数加减法计算经验迁移到小数加减法计算的过程,培养学生运用迁移规律的意识。

  3.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到小数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小数加减法的计算算理,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点对齐就是相同数位对齐"。

  三、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教师: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遇到需要用加法或者减法解决的问题。谁还记得什么是加法吗?减法呢?

  预设:

  学生1: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学生2: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2.出示:妈妈把一根绳子截成两段,一段长83厘米,另一段长59厘米。

  教师:你能根据妈妈提供的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预设:

  学生1:这根绳子原来长多少厘米?83+59=142(厘米)。

  学生2:两根绳子相差多少厘米?83-59=24(厘米)。

3.教师:这两道都是整数加减法的题目,你能说说计算整数加减法时要注意什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