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鲁人版必修四 林黛玉进贾府 教案
2018-2019学年鲁人版必修四 林黛玉进贾府 教案第1页

林黛玉进贾府

A、知识教育点

1、 结合课文阅读使学生了解《红楼梦》的主要内容和它的思想性、艺术性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从分析林黛玉、贾宝玉、王熙凤的不同性格,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

3.理解环境描写的特点和作用。

B、能力训练点

1、训练学生通过揣摩人物语言、动作及细节描写把握人物性格的能力。

2、分析形象,培养学生良好的分析习惯和知识迁移地能力。

C、德育渗透点

正确理解《红楼梦》的思想内涵,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认识封建大家族的腐朽没落,理解贾宝玉追求个性自由反封建的精神。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及刻画人物的写法。

[教学难点] 林黛玉的性格分析。

教学过程

一、引言:作品中的人物是围绕黛玉进贾府这一中心事件,通过黛玉的见闻来描写的。黛玉进府按照封建贵族家庭的礼规,必定要去拜望自己的长辈,同辈姊妹也都要见见面。作者选择这个机会使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出场亮相,是行文的必需,也是事理的必然。作者安排人物出场与环境描写交错进行,详略得体,虚实兼用。详写的人物有王熙凤、贾宝玉、林黛玉,我们与学生一起来欣赏。

二、人物形象赏析

可用师生共同讨论及教师点评的方法指导学生赏析人物。

  (一)林黛玉

  1.找出描写林黛玉外貌的句子。

  提示:作者用不同人物的眼光,很有层次地刻画林黛玉的音容笑貌、神态风度,使林黛玉的形象越来越清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方法:把众人眼里的黛玉、王熙凤眼里的黛玉、宝玉眼里的黛玉,三处描写放在一起,加以比较。

  ①众人眼里的黛玉:"众人见黛玉年貌虽小,......便知他有不足之症。"

  教师点评:只作初步勾画。众人关心的是黛玉的身体,注意点是体质的病弱和不足。

  ②王熙凤眼里的黛玉:"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

  教师点评:描写进了一层,突出黛玉容貌的标致和气派的不凡。凤姐见多识广,见过世面,"真有这样标致人物,出自凤口,黛玉丰姿可知,宜作史笔看"(脂砚斋批语)。王熙凤的话说得那么中听,得体,不仅投合贾母的心意,说得老太太十分受用,而且点明了黛玉的风流态度和言谈举止的不俗。

  ③宝玉眼里的黛玉:"厮见毕归坐,细看形容,与众各别:......病如西子胜三分。"

  教师点评:经过两处铺垫,第三处借宝玉之眼浓墨重彩地描写黛玉。五个对偶句抓住林黛玉弱不禁风、多愁善感的性格特点,工笔细描,细致地表现了黛玉无与伦比的姿容、神韵和风采,绘出了一幅精美的风流俊逸的病美人图。这一形象只有宝玉的眼睛能看出来,其他任何人都是无法发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