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岳麓版必修二 第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教案
2017-2018学年岳麓版必修二 第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教案第1页

 第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课标要求】

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识记井田制的特点及其崩溃,理解土地私有制的逐步确立过程;识记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和表现,理解土地兼并的趋势及危害;识记租佃关系普遍化的历史过程,理解租佃关系普遍化所带来的影响。探讨中国古代社会人们基本的生活状况

 2、过程与方法 通自主学习适当引导,理清古代土地制度的几种形态。通过材料分析,合作探究,使学生真正理解井田制瓦解的深刻背景。体验学习,体会土地兼并所带来的危害。即情境营造法,讲述法,引导法,学生合作探究法,多媒体教学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了解决定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在此基础上了解中国古代社会人们基本的生活状况,深化对中国国情的了解。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和演变的主要原因,中国古代土地所有制形式及其所处的地位。

难点:土地兼并与租佃关系的普遍化。

【课程分析】

土地制度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商周时期井田制是一种以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从春秋战国起,土地私有制逐渐取而代之,成为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基本形态。大土地所有者通过多种途径、特别是土地兼并获得土地。为了保护自耕农经济、抑制兼并,政府常实行"均田"、"限田"措施。土地私有制发展和经济发展,导致农民对地主的依附关系逐渐减弱,租佃关系日益普遍化。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初中历史的学习,学生对本课知识已有简单了解。对本部分历史有相当的兴趣。但由于初中要求不高所以大家基本知识掌握不好,并且理解分析、思考联系更是不足。在课前的调查中发现,只要学生认真参与学习活动,基本知识能自己很好的解决。且了解到有些知识有必要作较为详细深入的分析,针对基本学情采用"诱其趣、导其疑、倡其辩、促其思"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学生也逐渐养成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思维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