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鲁人版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教案10
2018-2019学年鲁人版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教案10第1页

7 烛之武退秦师

             

【设计说明】

 《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对文言文的要求是培养学生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积累语言知识。高一教学就是在初中对文言文学习的基础上继续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先秦历史散文《左传》,本篇所记述的是秦晋联合攻打郑国之前开展的一场外交斗争。郑国被晋、秦两个大国的军队包围,国家危在旦夕,烛之武奉郑君之命,去说退秦军。他巧妙地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说服了秦伯。秦伯不仅撤走了围郑的秦军,反而派兵保卫郑国,最后晋军也不得已而撤退,从而解除了郑国的危机。文章主要赞扬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能够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去说服秦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烛之武退秦师》是新编高中语文必修一第四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安排在单元的首篇。如何指导学生学好这篇课文,树立学生学好文言文的信心,是关键所在。本着这个原则,教案着重从引导学生学会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出发,在整体把握文意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欣赏文章对几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的塑造,感悟体会烛之武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得失,顾全大局的优秀品质。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目标:了解《左传》有关知识,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基本能力目标: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用现代汉语复述课文内容。

思想教育目标:学习烛之武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得失,顾全大局的优秀品质。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

  古人曾说,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一人能退百万雄师?而且是仅仅凭其三寸不烂之舌即劝退敌人的百万之师?历史上真有这样的人物?那就让我们走进今天要学习的文本--《烛之武退秦师》,去了解一个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传奇人物烛之武,看看我们能从他哪里学到些什么?

二、知识链接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细完整的编年史,为"十三经"之一。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解说《春秋》而作,故又称作"春秋三传"。

《左传》大约成书于战国初,与《国语》成书时间差不多,二书在思想倾向上与基本一致,《左传》比《国语》有新的发展,民本思想更加鲜明。

《左传》中记了众多的历史人物,不论其地位贵贱,职务高低,这些人物包括了春秋时代社会各阶级、阶层的成员,有天子、诸侯、卿士、大夫,也有将相、武臣、学者,有说客、良医、商贾、娼优,也有宰竖、役人、盗贼、侠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