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A版必修一1.1.1《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学案
2017-2018学年人教A版必修一1.1.1《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学案第1页



1.1.1《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导学案

【大成目标】(目标解读及课堂组织2分钟)

1. 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了解纸币、电子货币的产生及含义,了解通货膨胀、通货紧缩。

2. 通过对比探究的方式,理解纸币与货币的关系,纸币的发行规律,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实质、表现、危害和对策等知识(重难点)。

3. 采用讨论探究的方式,初步形成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品货币观念。

【使用说明】

1、以学案为线路图自学课本,熟悉基础知识,并在课本上勾画标注要点。

2、建议课时:1课时。

二、货币的职能  

4、纸币  

(1)产生过程:金银条块(足值)--足值的铸币--不足值的铸币--纸币

(2)含义:由 国家(或某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 货币符号 。

(3)纸币流通规律:

①发行量必须以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为限度。 

②公式: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商品价格总额 /货币流通速度。在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同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③违背规律,可能出现 通货膨胀 或 通货紧缩 ,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

(4)通货膨胀:经济运行中出现全面、持续的物价上涨现象。

(5)通货紧缩:与通货紧缩相反的一种经济现象,它表现为物价全面、持续下跌,通常伴随着经济衰退出现。

5、电子货币:使用电子计算器进行贮存、转账、购买、支付等义务的货币形态。

产生的原因: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银行计算机网络化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