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教科版选修3-5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第1课时 学案
2018-2019学年教科版选修3-5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第1课时  学案第1页

2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目标定位] 1.了解原子结构模型建立的历史过程及各种模型建立的依据.2.知道粒子散射实验的实验方法和实验现象.3.知道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主要内容.

一、汤姆孙的原子模型

汤姆孙于1898年提出了原子模型,他认为原子是一个球体,正电荷弥漫性地均匀分布在整个球体内,电子镶嵌在球中.

图2-2-1

汤姆孙的原子模型,小圆点代表正电荷,大圆点代表电子.

汤姆孙的原子模型被称为西瓜模型或枣糕模型.该模型能解释一些实验现象,但后来被α粒子散射实验否定了.

二、α粒子散射实验

1.α粒子:是从放射性物质中发射出来的快速运动的粒子,带有两个单位的正电荷,质量为氢原子质量的4倍.

2.实验结果

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或只发生很小的偏转,但有些α粒子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大约1/8 000的α粒子偏转角度超过了90°,个别的甚至接近180°.

3.卢瑟福的核式结构模型

1911年由卢瑟福提出,在原子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叫原子核.它集中了全部的正电荷和几乎全部的质量,电子在核外空间运动.

三、原子核的电荷与尺度

1.原子内的电荷关系

各种元素的原子核的电荷数与原子内含有的电子数相等,非常接近它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