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新人教版必修3精品学案
历史:新人教版必修3精品学案第1页

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考纲课标解读】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考点概括梳理】

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1.原因(1)根本原因: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

(2)具体原因

 ① 受到各诸侯国统治者的重用。②教育和学术领域发生变化,出现了 讲学。

2.代表人物

(1)道家老子和 。(2)儒家: 、孟子和 。(3)墨家:墨子。(4)法家:商鞅、 。

3.影响

(1)逐步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2)"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 运动。

(3)"百家争鸣",是中国 、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

发展的基础

二、孔子和早期儒学

1.孔子创立儒学(1)政治思想: " "为核心; " ",即强调统治者以德治民;主张" ",使每个人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

(2)教育思想:创办私学,主张" "。

2.孟子

(1)把孔子的"仁"思想发展为" ",进一步提出了" "的民本思想;

(2)在伦理观上,主张" ",通过实行仁政来回复和扩充人的善性。

3.荀子

(1)主张施政用" "和" "," "。(2)看到人民力量的巨大,提出 观点。(3)主张" ",强调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

4、孟子和荀子对儒家思想改造的影响:

三、道家和法家

1.道家

(1)老子①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②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 "。

③提出" "的政治主张。④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2)庄子:把世间万物都看作是相对的.认为放弃一切差别观念就能获得精神上的自由。

2.法家(1)韩非子:主张君主要 ,提出了 。

(2)影响:把君主的权力提高到极点,迎合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