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粤教版必修三 声声慢 教案3
2018-2019学年粤教版必修三 声声慢 教案3第1页



声声慢

【教学目标】

1.疏通"词"义,理清思路,感受李清照婉约的词风。

2.把握词人的思想情怀,体会用语精美、浅俗、清新的艺术特色。

3.通过本词的学习,掌握鉴赏词的一般方法,并学会运用。

【教学准备】

1.结合注释,翻译本词。

2.了解作者,并熟练的背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李清照的词--《声声慢》(板书)。首先让我们先回忆背诵一下以前接触过的她的一首诗--《夏日绝句》:

生: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师:很好,在这首诗中,李清照运用借古讽今的手法,举项羽的不肯南渡来讽刺懦弱无能、只顾逃命苟安的南宋君臣。在背诵过程中,我们能感受到李清照慷慨激愤的形象。但她反映同类题材的词却不同,我们今天要学的《声声慢》也表达了李清照对南宋统治者偏安一隅的愤慨,但却表达的含蓄委婉。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感受本词所蕴涵的情感。首先,让我们一起来朗诵一下。

二、以朗诵为起点,在与录音的对比中寻找突破口

生:(略) 师:很好,从大家的朗诵中,我知道大多数同学能够把握住本词的基调,说明大家作了很好的预习,但仍有一些不足之处,接下来我们听录音随读,让我们来感受一下这位老师是怎么读的,看看我们对词的把握是否恰当,我们在读的过程中有那些缺陷。 (一起听录音) 师:怎么样? 生:好! 师:好在哪里? 生1: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读时的"愁苦"基调,而且好像正听到作者在向我们诉说心中的愁苦之情。 生2:在他的朗读中,我感觉作者所看到的景色是"灰色"的。 生3:我觉得我们跟录音比起来,对词中情景的阅读把握的不是很好。

(别的同学点头赞同)

师:(面对大家)说的有道理吗?

生:(一起回答)有。

师:(故作疑惑)真的是这样吗?我们先一步一步看,首先词中到底描写了哪些景物?

三、深入探讨,揭示方法

生:描写了这样几个场景:①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②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③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④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⑤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师:大家说的好,可以说引用原词把作者描述的几个场景表达出来了,但这样听起来、看起来似乎有点累赘,我们能不能用几个字来概括一下,让人看起来就一目了然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归纳总结一下。

(同学举手回答,老师跟着一起帮助指导)

师:好,大家总结的很好。下面我们把刚才的成果展现到黑板上:

"淡酒浇愁"、"秋风劲吹"、"征雁南飞"、"黄花憔悴"、"独首窗儿""雨打梧桐"。

(继续与生的对话)

师:景物已展现在我们的面前了,你们认为面对此情此景,作者当时的心情会怎样呢?为什么?

生:心情很忧愁,从作者所看到的景物就可以看出来,都是一些感伤之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