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三第二章第一节荒漠化的治理 导学案
人教版必修三第二章第一节荒漠化的治理 导学案第1页

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一节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学习目标】

1.理解荒漠化的过程,分析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2.了解荒漠化的危害和荒漠化治理的措施和问题。

3.认识荒漠化问题的严重性,树立防治荒漠化的观念,建立正确的环境观。

【学习重难点】

1.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2.荒漠化的危害和荒漠化治理的措施和问题

【自学答疑】

一、荒漠化

活动1:指导学生阅读P16第1、2自然段,完成下列问题。

1.土地退化的形成

  

  

  

  

  

  

2.荒漠化

⑴概念:指发生在 及一些 的这种土地退化。

⑵形成:是气候变异等________与___________ _____相互作用的产物。

⑶主要表现:___ __退化、___ __退化、____ __退化而引起的

        ____ ___化、______ ___化和__________化。

⑷影响:已成为当今____________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根据联合国环境署推断,目前世界约__ _的陆地、______的国家和地区受到荒漠化的威胁。中国是全球荒漠化面积大、分布广、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其中_________则是我国风沙危害和荒漠花问题最为突出的地区。

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活动2:指导学生阅读P16--17第3-7自然段,完成下列问题。

1.范围:__ ___以西,____ __以北,包括___ __、___ __、甘(北部)、___________(大部)。

2.地貌特点:地形以___ ___和___ ___为主,东部和中部(内蒙古境内)是辽阔坦荡的高原;西部(新疆境内)是_______和___________相间分布。

3.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干旱(荒漠化的自然因素)

⑴干旱成因:

⑵景观特色--以___ __、____ __为主

西 东

新疆的塔里木盆地 贺兰山以西

贺兰山 内蒙古高原东部

年降水量

不足_____毫米

______毫米以下

_____毫米以上

干旱程度

极端干旱区

干旱区

______区

自然景观

______和______

草原   4、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因素

气候异常,生态环境脆弱、失衡(主要因素)

   干旱 大量疏松的沙质沉积物(物质条件)

 (基本条件) 大风日数多(动力条件)

  三、荒漠化形成的人为因素--加剧荒漠化进程

  活动3:指导学生阅读P17-18,完成下列问题。

事实上,在荒漠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人类活动常常起_______作用。

1.形成荒漠化的人为原因:

   ⑴来自于_________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⑵由于人类活动不当,对_________、_________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