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古诗诵读》教案
沪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古诗诵读》教案第1页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牧、童、骑、闭",能在环境中正确认读,认识马字旁。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通过感情朗读,体会古诗韵味和语言美,想象诗中描写的情境,感受诗中牧童的机灵活泼、天真可爱。

2. 教学重点/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 教学用具

4. 标签

教学过程

一、媒体引入,了解诗意。

1.揭题,读题,释题。

古时候有个大诗人叫袁枚,他特别喜欢农村的生活,有一天,他来到一片树林边,眼前的情景把他深深地吸引住了。于是,他把看到的这些写成了一首诗,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所见。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你们知道"所见"是什么意思吗?(看到的事物)

2.那么袁枚看到了什么事物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当时的场景。

教师一边播放课件,一边讲解。

夏季的一天,一个放牛娃悠然自得地骑在黄牛的背上,唱着山歌在山间的小路上行进,那嘹亮的歌声在树林中回荡。忽然他听到了知了的叫声,就马上停止了歌唱,跳下牛背,站在那儿一动不动。

袁枚看到了这有趣的情景以后就写下了这样几句诗: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