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版必修二:第三单元 第9课 赤壁赋 学案
2018-2019学年人教版版必修二:第三单元 第9课 赤壁赋 学案第1页

  第9课 赤壁赋

  

  喜欢苏东坡

  喜欢苏东坡当然最先是由他的诗文开始的。对于苏子诗文,用什么样的溢美之词都不觉得有过。在中国,如若游历名山名水,如若中秋月下饮酒,人们往往会情不自禁地提到苏东坡仿佛离了苏东坡,山、水、月、酒都会大为逊色。历史上最具文化意义的山是庐山,将庐山写得最有韵味的诗是苏东坡("不识庐山真面目,自缘身在此山中");最具文化意义的水是西湖,将西湖写得最为传神的诗也是苏东坡("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而中秋,自有了苏东坡大醉而作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后,其他便都"余词尽废"。无论苏东坡是在思亲,或在怀旧,无论他自品孤傲,或自作潇洒,无论他心情畅快,还是心情苦闷,总而言之,但凡他有所作,其作品都几乎可列入同类作品"之最"。

  苏东坡让无数的后人崇敬和偏爱。除了他的才华盖世,还因为他的既智慧又仁厚、既旷达又幽默、既儒雅又豪放、既富于正义又富于情感的天性所致。他的性格色彩层次丰富,太具魅力,人们不由自主地为他倾倒。他的人生经历也算是够坎坷的了,观其一生,其实他并没有过多少太平宁静的日子。他依然我行我素地热爱着生活,对人生乐观,才华横溢;他一戏墨,就创立了中国文人画;他一写字,就有着惊世的书法流芳千古;他一好吃,就传出"东坡肉""东坡饼"诸类佳肴;他一穿戴,就使"东坡帽""东坡屐"民间长存;他一说笑,就让和尚成为名僧,如此等等,仿佛只要苏东坡稍一动弹,就会留下一道浓重的文化色彩。一个人能活得如此举足轻重,那该是件多么有趣的事。

  

一、学习目标

1.了解作品"以文为赋"、骈散结合的形式特点,鉴赏品味课文精美的语言。

2.了解作者运用的主客问答这一赋体的传统手法,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3.理解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了解其宇宙观、人生观中辩证、达观成分的积极意义。

二、作者连线

  豪放豁达的词人--苏轼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散文家、书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