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一:第10课《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教案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一:第10课《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教案第1页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这篇新闻结构,品味作品中的细节描写, 理解记者的感情倾向。

2、过程与方法:老师引导学生思考,品味细节。

3、情感态度价值观:深切地感受到了纳粹对人的惨绝人寰的摧残和迫害,热爱和平。

【教学重点难点】新闻结构和细节描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投影一组奥斯维辛集中营的资料图片,如"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大门"、"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密布的电网"、"巨大的焚尸炉"、"囚房"、 "一批犹太人在毒气室里在等待死亡"、"集中营里堆积如山的尸骨"、"集中营里的万人坑"、"集中营中的孩子们" 、"奥斯维辛集中营档案室中部分死者的照片"等等。今天就让我们随着美国著名记者罗森塔尔一起走进这让人触目惊心的奥斯维辛纪念馆吧(投影出示课题:《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二、整体感知课文

1.参观者参观的顺序是怎样的?

[明确]:毒气室-焚尸炉-女监房-试验室-纪念墙-绞刑架

2.作者没有描写集中营是怎样残害"犯人"的,而是一再描写了参观者表情的变化请找出这些句子,并指出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明确]:"开头,他们表情茫然"

"他们就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

......

人们表情的变化,从侧面证明了集中营的恐怖,是任何心志健全的人所无法想像的,纳粹法西斯的暴行惨绝人寰,灭绝人性,令人发指。

三、细节分析

除了参观者的表情描写外,还有一些环境细节的描写是十分耐人寻味的,下面我们就对这样一些环境的描写进行赏析

1."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如此美好、和平的景象,作者为什么觉得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