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人教版必修一7.2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学案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必修一7.2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学案第1页

  第二框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目题(一) 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1.什么是收入分配公平?为什么要收入分配公平?

  (1)收入分配公平,要求收入分配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大,要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2)收入分配公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体现。

  2.怎样实现社会公平?

  (1)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

  (2)增加居民收入,着重保护劳动所得,鼓励勤劳守法致富,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3)要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要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调节职能,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思维纠偏](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1.收入分配公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不能存在差距。( F )

  点拨:收入分配公平要求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大,而不是没有收入差距。

  2.实现社会公平要提高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F )

  点拨:实现社会公平要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1.提高"两个比重"的必要性和意义

  (1)"两个比重"是指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和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2)我国收入分配中存在"两个偏低"的问题,即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偏低、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偏低。

  (3)提高"两个比重",维护了劳动者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增加了居民收入,提高了居民的生活水平,维护了劳动者的利益。

(4)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居民收入增加,有利于扩大消费,发挥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的作用;有利于解决我国多年来投资率持续偏高、消费增长缓慢、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