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第八课 杨振宁:合璧中西科学文化的骄子 学案
2018-2019学年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第八课 杨振宁:合璧中西科学文化的骄子 学案第1页

  第八课杨振宁:合璧中西科学文化的骄子

  对应学生用书页码P57

  

  

  吴学东,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与人合著《预约成功--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大学生涯》。

  梁国钊,广西容县人。广西大学社会科学与管理学院科学技术哲学教授。与人合著《预约成功--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大学生涯》。

  

  杨振宁,1922年生,安徽省合肥人,我国著名科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其于1954年提出的规范场理论,于20世纪70年代发展为统合与了解基本粒子强、弱、电磁等三种相互作用力的基础;1957年由于与李政道提出的"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观念被实验证明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此外曾在统计物理、凝聚态物理、量子场论、数学物理等领域做出多项贡献。

  1.求学经历

  杨振宁读小学时,数学和语文成绩都很好。1938年,他才16岁,中学还没有毕业,就考入了西南联大。1942年,20岁的杨振宁大学毕业,随即进入西南联大的研究院。1944年在该校研究生毕业。此后他于1945年考取公费留学赴美,就读于芝加哥大学,取得博士学位。1949年,杨振宁进入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开始同李政道合作。

  2.喜获诺奖

  1949年,杨振宁进入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做博士后,开始同李政道合作进行粒子物理的研究工作,其间遇到许多令人迷惑的现象和不能解决的问题。他们大胆怀疑,小心求证,最终推翻了宇称守恒律,使迷惑消失,问题解决,获得了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3.心系祖国

  杨振宁谨记父亲杨武之的遗训:"有生应记国恩隆。"杨振宁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6年来,他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学术联系工作,先后被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山大学、南开大学等校授予名誉教授,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

  4.主要成就

杨振宁对物理学的贡献范围很广,包括粒子物理学、统计力学和凝聚态物理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