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2 第二章第二节 化学能与电能(原电池) 教案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2 第二章第二节 化学能与电能(原电池) 教案第1页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2 第二章 第二节 化学能与电能(原电池)教学设计

一、教学背景分析:

1.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以化学必修2第二章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为基础,进一步介绍原电池的组成和工作原理,通过对原电池中闭合电路形成过程的分析,引出半电池、盐桥、内电路、外电路等概念,构建认识原电池的模型,帮助学生对电化学的研究和应用形成一个系统性认知。

2.学情分析:

  学生对原电池的基本组成已有大概了解,知道原电池的实质为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但是浮于表面,对于如何设计出更高效的原电池没有理论基础也缺少实验设计和科学探究的过程的培养。在选修4中应使学生从微观层面对原电池和原电池的原理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要求学生理解双液原电池与盐桥的作用原理并且能够根据这些原理设计简单的双液盐桥原电池,能够写出其相应的电极反应方程式与电池反应方程式,要强调这种双液盐桥原电池中氧化剂、还原剂近乎完全隔离却能实现电子的定向转移,为什么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更高?为原电池原理的实用性开发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二、核心素养设计

  ①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原电池宏观外显为产生电流,微观实质为外电路电子的定向移动,内电路阴、阳离子定向移动。培养学生能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视角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

 ②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通过分析原电池的本质特征、构成要素及相互关系,建立认识原电池的模型,并运用模型解释化学现象,揭示现象的本质与规律。

  ③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通过自主设计原电池,培养学生从问题出发,依据研究目的,设计探究方案,运用化学实验探究,善于合作,勇于质疑,勇于创新。

  ④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通过自主设计实用电池需要考虑的因素培养学生养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形成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原电池认知模型构建  教学难点         盐桥的作用 四、教学思路设计

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地参与知识的获得过程,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在自主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