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4.10.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精品学案(新人教版必修一)
政治:4.10.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精品学案(新人教版必修一)第1页

第二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一、学习指导

(一)知识网络

(二)课程标准要求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本框题要求掌握的主要内容是:知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说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

(三)学法指导

(1)搜集资料。了解近年来我国政府为了使农民增收而采取的各项政策措施,通过这些措施,说明我们的市场经济不会听任贫富差距拉大,而是始终坚持共同富裕目标;搜集关于一家成功的国有企业的资料,了解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采取了哪些措施来谋求发展,说明公有制与市场经济是可以兼容的。

(2)注重对教材中所提出的问题的讨论,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学习知识,体会解决问题的乐趣。

(3)学以致用,注意观察各种经济现象,并自觉地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二、知识点拨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和国家能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三个方面。

首先,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我国市场经济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基础之上的,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区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标志。

其次,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在市场经济中,人们自发追逐利益,由于每个人的客观经济条件和主观条件不同,在价值规律和市场竞争的作用下,社会成员的收入存在差距是经济发展的自然趋势。我们要坚持"效率优先"的原则,承认收入分配中差距的存在,允许一部分地区和个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以激发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效率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成员的收入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是难以避免的。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共同富裕必然要经历的过程。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才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如果任凭人们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就背离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并且影响社会稳定。所以,既要坚持效率优先,又必须坚持"兼顾公平"的原则。为此,要通过国家宏观调控,调节过高收入,保障低收人者基本生活,帮助贫困地区和家庭发展经济,增加收入,解决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尽可能实现社会公平,保持社会稳定。我国政府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就是国家通过宏观调控缩小收入差距,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这一根本目标的必然要求。

再有,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我国为什么能进行"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等巨大的工程?一是公有制决定了人们根本利益的一致性,使国家能够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办大事。二是有中国共产党这个坚强的领导核心作政治保证。以上两个条件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所不具备的。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把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优势同市场经济的长处结合起来,把人民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运用多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