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岳麓版必修3 第二单元第7课 汉字与书法 学案
2018-2019学年岳麓版必修3 第二单元第7课 汉字与书法 学案第1页

第7课 汉字与书法

  

  1.从汉字起源到"书同文"

  

  二里头遗址出土陶器上的刻画符号

  (1)汉字的起源:早在新石器时代,陶器上就出现了一些刻画符号,与后来的成熟文字有一定的渊源关系。

  (2)汉字的成熟:商代甲骨文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的汉字。商周时期出现铸在青铜器上的"金文"。

  (3)汉字的统一

  ①背景:

  春秋战国社会大变革时期,汉字的使用更为广泛和频繁,人们对文字的丰富、发展做了有益的尝试;当时各诸侯国对汉字任意减省笔画、紊乱偏旁,造成混乱状况,削弱了汉字的交流功能。

  ②概况:秦始皇推行"书同文字",以小篆为基础,统一全国的文字;后来推广书写简便的隶书。

  ③意义:文字的改革对统一的多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例1】 平灭六国后,秦始皇"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其中"书同文字"是指把以下哪种字体作为全国统一的官方书体(  )。

  

  点拨:A项是小篆,B项是楷书,C项是行书,D项是草书。

  答案:A

  2.书艺历程

  (1)魏晋以前:小篆圆润纤细,布局均匀;汉隶雄放洒脱,浑厚深沉。

  (2)魏晋南北朝时期:汉字发展为自觉的书法艺术。东晋王羲之的《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3)隋唐一统:既有张旭、怀素狂放不羁的草书,也出现了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注重规范法度的楷书,书法理论日趋成熟。

  (4)宋代:宋代随着市民阶层兴起,社会生活丰富多样,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倡导有意无法。书法艺术出现各具情态的苏(苏轼)、黄(黄庭坚)、米(米芾)、蔡(蔡襄)四大家。

  (5)明代:书法平民化、世俗化,更加强调个性化的创造。

  楷书、草书、行书的特点

(1)楷书艺术:笔画详备、结体严整,是规范化、标准化、楷模化的字体。著名书法家有魏晋的王羲之,唐朝的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