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教案(五下苏教版数学)
优质课《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教案(五下苏教版数学)第1页

             蒜叶的生长

教学内容 教材第28~29页综合与实践"蒜叶的生长" 课型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实验、统计,了解蒜叶根须和叶片的生长情况,认识在阳光下和房间里蒜叶生长的相同点和不同之处,能正确地收集数据并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通过调查、记录、比较数据获得问题研究的简单的结论。

2、使学生经历蒜头发芽实验和测量、统计、数据分析等活动,体会用实验方法研究问题的过程与方法,进一步体验数据统计活动的过程,以及统计数据的作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3、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产生数学的兴趣;感受实验研究的科学性和数学结论的严谨性,培养认真观察、测量和记录数据的习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并获得成功发现结论的体验。 教学重点

难 点 教学重点:蒜叶生长的实验与统计

教学难点:分析数据,体会数据蕴含的规律或特点。 教学资源 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 导 入 一、提出问题

出示蒜头和蒜苗的图片,让学生观察,说说各是什么。

提问:你对蒜头、蒜苗的种植、用处有哪些了解?

引导:同学们已经对蒜有一些了解,知道蒜的一些种植情况、生长期的时间,以及食用调味、杀灭病菌等作用。但你注意过蒜头发芽情况和蒜叶的生长过程吗?

要知道蒜叶的生长过程,就需要通过发芽实验来了解,那具体怎样研究呢?大家想想,有没有什么办法能观察到蒜叶的生长过程?

交流:发芽实验可以怎样做?怎样知道它的生长情况?

引入:那从今天开始,我们就研究蒜叶的生长情况。    导 学 二、观察记录

1、种植蒜头

引导:要知道蒜叶的生长情况,就需要通过蒜头的发芽实验,观察它的生长情况。所以首先要种蒜头。现在请小组组长负责,互相配合,一起来种蒜头。

要求每个小组的同学,选择一些粗壮、饱满的蒜瓣分别种植在三个盆里,种在土中的蒜瓣把尖头一头朝上,蒜瓣尖头可以稍微露出土壤一点。

种植完成后,要求把种在土壤中的两盆分别放在阳光下和屋子里,注意放的位置便于观察和测量,种在水里的放在容易观察和测量的合适的地方。

2、观察记录

呈现要求:

(1)观察、记录根须的生长

(2)观察、记录蒜叶的生长

分别呈现相应的数据记录表和统计图,让学生观察,弄清楚观察记录表的要求和要制成的折线统计图。

让学生说说记录数据和制作这两个统计图要注意些什么。

明确要求后,要求学生以后每次能按时观察、认真测量、准确记录。

3、交流结果,分析数据

(1)交流根须生长情况

引导:大家先在小组里交流一下,你们小组蒜瓣从第几天开始长出根须的?根须生长是怎样变化的?

交流:你们小组蒜瓣根须是第几天长出的?你们小组根须生长变化的情况怎样?

从各组的统计结果里,你发现了哪些共同的地方?

(2)交注蒜叶生长情况

交流:请哪个小组来介绍你们组记录的数据和制成的统计图,说说不同的两盆蒜叶生长情况有什么共同的地方,比比图中每组数据的差各是多少,看看差的变化有什么特点。

指名几个小组代表呈现数据、统计图,介绍、交流。

提问:现在你对蒜叶的生长变化情况有了哪些了解?通过怎样的途径了解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