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全程复习方略》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后定时检测案7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与方式 Word版含解析
2020版《全程复习方略》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后定时检测案7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与方式 Word版含解析第1页

课后定时检测案7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与方式

  

  基础对点练--考纲对点·夯基础

  考点一 渗透作用原理及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Ⅱ)

  1.把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置于清水中是获取细胞膜的最佳方法,根据渗透作用的原理,请分析在此过程中,细胞的吸水能力的变化情况是(  )

  A.逐渐增强        B.逐渐降低

  C.保持不变 D.先升高后降低

  解析:将成熟的红细胞置于清水中,会发生渗透吸水,细胞质浓度下降,吸水能力逐渐降低,B正确。

  答案:B

  2.如图甲烧杯中是质量分数为5%的淀粉液,乙烧杯中是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液,将装有蒸馏水的透析袋分别放入甲、乙烧杯中(水和葡萄糖分子能通过透析袋的膜)。放置1 h后,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甲烧杯中透析袋外的淀粉液浓度不变

  B.甲烧杯中透析袋内的液体加入碘液后呈蓝色

  C.乙烧杯中透析袋外的葡萄糖液浓度降低

  D.乙烧杯中透析袋内的液体加入斐林试剂后即呈砖红色

解析:甲烧杯中透析袋内的水分子会向淀粉液扩散,导致淀粉液的浓度逐渐减小;淀粉分子不能通过透析袋的膜,因此,甲烧杯中透析袋内没有淀粉分子,加碘液后不会变蓝;乙烧杯中由于水分子通过透析袋的膜向葡萄糖液扩散,同时葡萄糖分子也向透析袋内扩散,这样使透析袋外葡萄糖液的溶剂增加、溶质减少,从而使其浓度降低;乙烧杯中透析袋内的液体中也含有葡萄糖,葡萄糖需要在水浴加热条件下才能与斐林试剂反应产生砖红